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践行“马新观”的中国化

——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学者论坛在深圳大学举办

2023-11-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彭华新)10月28日,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学者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13所高校的20余位青年学者与会。

  当代社会实践,最典型的特征即新媒体、社交媒体、AI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所构建起来的社会圈层、社会关系、社会部落。这些新的社会形态多变而复杂,相互交融而抵斥。这既是当今社会实践的场景,更是嵌入社会运转齿轮中的“添加剂”,这些新技术既可以是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润滑剂”,也可以是形成阻力、制造噪音的“杂质物”。为了迎接这一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学者论坛在会前精心准备,对与此相关的议题进行会前商讨和确定。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龙伟老师就中共早期革命过程的“全党办报”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全党办报”的背景、具体表现和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阳老师从不同时期的性别理念特征引入,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当代中国的性别革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虞鑫老师介绍了新闻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新闻理论中的哲学观和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史。在此基础上,本次会议从“马新观”基础理论、“马新观”媒介环境、“马新观”社会思潮三个角度展开。

  在“马新观”基础理论的研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叶俊老师指出,已有的研究关注的是马克思的新闻思想以及相关论述,老一辈的学者大量时间精力都花在这个上面,很少从哲学角度研究他为什么会有这些新闻思想,随着马克思新闻思想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理应受到学界关注,这也是青年学者在这一时代的使命。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敏老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下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正面临着情境化、社交化的挑战,预示着“借嘴讲话、借台唱戏、借土插花”等非常有意义。

  在“马新观”媒介环境的研讨中,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吴怿老师强调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之下如何倡导“网络文明”建设。首先是“不文明”的定义,从个人层面来讲,它会被定义为违背人际交往准则,攻击性言论、辱骂、诽谤等粗俗语言。从公众层面来讲,它被定义为不利于协商民主发展的言论,包括威胁民主发展,有刻板印象,攻击某个种族等等言论。在我国网络空间中,不文明话语被定义为在对公共事务的公开意见表达过程中,公众对他人、群体或与自身意见不同的人(群体),缺乏尊重,有意地传达出一种具有攻击性、冒犯性、非必要性且无礼的语气。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的汤天甜老师介绍了党史文化如何在新媒体平台中传播的问题,分析了融媒技术的当下,党史文化、红色文化传播可以突破的发展空间,探究这些党史文化融媒体作品在艺术方面的价值,以及主流影视剧在微视频、短视频领域关于“党史+”融媒的创作逻辑和传播效果。

  在“马新观”社会思潮的研讨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涂凌波老师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媒介与国家关系的理论分析,认为国家能力这个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潜力,能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提供框架,并提出了“媒介国家能力”这一概念。“媒介国家能力”的主体首先表现为新闻媒介,其次是一个间接主体,媒介有四种基本的构成,分别是沟通能力、资源调配能力、教化与动员能力、社会整合能力,其中沟通能力是基础性能力,发挥媒介国家作用的功能,必须要有沟通能力,在这个能力基础上,才能实现资源调配、教化与动员、社会整合。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志鹏老师认为,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学习、领会、贯彻精神,第二个维度是阐释,第三个维度是从学理层面做研究。在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现象研究过程中,把握这三个维度的尺度很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自2019年主办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青年学者论坛以来,一直承载着在青年学者中延续“马新观”的使命,致力于开展“马新观”理论与当代社会的对话,将“马新观”融入年轻人的血液之中,在此基础上推动探索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建设,不断开拓学术思维、创新学术观点,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