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国与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4-01-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莫砺锋:弘扬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须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而研读经典正是我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门径。我们既应对重要的中华典籍进行完整细密的文本整理,又应对它们进行准确可靠的注释和生动灵活的解说,从而将经典名著引进现代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进而把其中包含的嘉言懿行介绍给全人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朝戈金:在地方性与全球性的拉扯中站稳脚跟
  在全世界日益增强的“流动性”让人们感到全球性无处不在。一边用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与全球各地的人进行即时沟通,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信息流通和文化多样性,一边要在过大年时团聚、祭祖、放鞭炮。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隶属于某个文化传统,也就都有某种地方性。我们要在地方性与全球性的拉扯中站稳脚跟。

张福贵:从文明冲突到文明互鉴
  文明的相互理解是在“人类文化”观之下的一种文化心态转化,在此基础上,文化的时间性(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空间性(民族与地域)、文化的层级性(乡村与都市)都具有了新的意义。当代世界发展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人类社会最终的确定性。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必须以一种文化包容和文化融合的心态面对文化冲突与文化对立。

李春青:“中国文学阐释学”之建构
  “中国文学阐释学”既不是故步自封,标榜国粹,更不是标新立异,故弄玄虚。“中国文学阐释学”旨在于西方阐释学和中国阐释传统的基础上讨论一些以前忽视的、不被重视却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从而为阐释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东西。 “中国文学阐释学”是由一系列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新“问题”支撑起来的关于文学阐释的言说。而且问题没有边界,具有开放性。
吕世生:建构多元文化世界 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的现实发展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我们不仅可以继续讲好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故事,我们更应讲好中国现实的故事。从经济、科技到中国发展道路全方位地向世界阐释中国,充分展示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中国文化形象,重新建构中国文化身份,进而破解中心—边缘文化关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多元文化世界。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12/t20231226_5722828.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