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北疆多民族语言文学交融共生暨包头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3-11-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10日至12日,北疆多民族语言文学交融共生暨包头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召开,会议由内蒙古科技大学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市社会科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博物馆、包头市九十五中学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汤晓青的《民族文学的特殊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次文化考察引发的思考》结合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村落文化建设及格萨尔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文学研究者如何承担起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与使命等问题。文章提出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之一。对其的保护不能仅停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认定层面,而是要纳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中,探求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文章提出70多年来少数民族文学承担的政治文化使命经历了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的基本任务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神圣使命升华的过程。它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继凯在《文化磨合视野中的区域文化研究》一文中认为地方样本关乎人类的许多重要问题,对它的深究细研,可以找到发挥地方文化功能、撬动整体发展、形成全局性影响的文化资源。认为要以全球视野、要在文化磨合视域中观照地方文化、区域文化研究,超越二元对立的桎梏,承认文化的差异,追求异而能同、磨而能合、和谐共生、互补互惠、分享共享。他认为北疆文化的研究蕴含着关乎人、区域、民族、国家、人类的许多命题,需要调动各个学科的知识来建构。比如稀土,作为重要的地方资源,不仅是一个物质文化层面的东西,在它的发生发展史中,也生成了很多精神文化层面上的财富,这些都值得深入挖掘。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康建国研究员的《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北疆文化研究》深入阐释了北疆文化的丰厚内涵,认为它是北方各民族人民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开拓和建设边疆的历史中凝结而成的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的、新时代中国北疆(内蒙古)文化品牌。它既传承和彰显着历史传统,又展现了地域文化当下生命力,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内蒙古大学教授白音门德《从蒙古语词汇多层次结构观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从蒙古语中有突厥语、藏语、梵语、维吾尔语、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俄罗斯语等多种语言的借词现象展开阐释。他提出任何一种语言的借词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进来,它是历史环境的产物,蒙古语中借词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缩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印记。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满全《北疆文学中的动物书写:不同叙述策略及其文化渊源》一文对北疆文学中狼的书写进行了文化考察,提出动物是塑造人类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他者”,人和动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人类必须在复杂多边的宇宙生命关系中寻找平衡点。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王继霞就北疆文化建设中的地方路径做出思考,认为包头作为北疆地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具有民族众多、文化多样、交融共生的区域特点。汉、满、蒙、回、藏等多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工业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稀土文化、移民文化等在这里碰撞交融,汇成一幅浓缩着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标识的文化画卷。它可以成为北疆文学、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典范案例。于此的深耕细研,将还原多民族团结互鉴、共创北疆文化的历史图景,彰显中华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特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北疆文化品牌贡献地方智慧。
  11日下午,30位学者分别就北疆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语言交融共生、包头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等展开了热烈研讨。
  汉族、蒙古族、东乡族、回族的民间文学个案考察是论坛热点。包头师范学院教授李芳的论文《蒙汉民间宝物故事类型比较》提出汉族的宝物故事多是单一型、蒙古族的宝物故事多是复合型;认为蒙古族复合式宝物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族复合式故事的影响,也承袭了宝物故事与道德伦理批判等故事组合的叙事方式,呈现出蒙、汉民族文学交融的样态。内蒙古科技大学吴永芳博士的论文《东乡族与蒙古族‘灰姑娘’型故事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两个民族的灰姑娘故事在情节和母题方面的异同,阐释了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融共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白晓梅的论文《民歌与北疆多民族村落百年民俗记忆——巴彦茫哈艾里为例》以文献中记载的20世纪初流行在科尔沁地区民歌为例,通过对比百年中的民歌流传,挖掘其民俗文化变迁的缘由及影响。内蒙古科技大学乌日汗博士《文学文本的跨文化传播与流变—以印度《五卷书》故事在蒙古地区的传承与演变为例》一文阐述了印度《五卷书》故事在北疆不同民族传播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提出这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缩影。
  对于蒙汉作家文学交融互动的考察是论坛的又一焦点。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刘红红在《晚清蒙古族诗人延清对杜甫诗歌的接受》一文中提出延清诗歌在题材内容、艺术特征、形式表现上均受到杜甫的影响,这既源于延清经历庚子国难与杜甫历经安史之乱的相似性,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诗人延清对杜甫诗史精神、现实主义创作及杜甫精湛诗艺的认同。内蒙古师范大学李萨出拉娜博士《公案侠义小说清末民初蒙译本收藏分布及其学术空间》一文梳理了《龙图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等五部作品的蒙古文译本,认为蒙译本的翻译为蒙古族翻译文学史研究、蒙汉民族文学交融史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张晓丽的《尹湛纳希校注式小说评点研究》提出尹湛纳希的评点是融合借鉴汉族小说评点后的自出。
  蒙语、汉语、藏语间的接触影响是论坛的又一焦点。包头师范学院教授金双龙通过“蒙古语族语言中的多语种词汇特点探索”得出结论:蒙古语族语言的词汇接触类型具有借词多,参与的语种多,混合词结构复杂,多语言融合性接触等特点。蒙古语族语言中存在多语种词汇,是历史上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有力见证。内蒙古科技大学希吉尔博士的《数字时代背景下蒙、汉民族语言的共生》提出,在数字时代背景之下,蒙汉民族语言交融与共生也变得尤为突出,在线上互动中出现了文字互济和分工互补的现象。
  就北疆文化与北疆文学关系进行思考是论坛的一个热点。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教授王妍的《弘扬“北疆文化”推进新时代内蒙古文学繁荣发展》一文从多元一体历史格局中的北疆文化与文学、新时代北疆文学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新时代北疆文学的自然生态书写三个方面,论述了北疆文化与北疆文学的内在精神理路和发展脉络,提出北疆文学作为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头市第九十五中学苏晗在《历史书写,北疆文化的重要支脉》聚焦北疆历史叙事进行考察,提出民族兴衰、部族变迁、家族恩怨的历史为北疆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创作的资源;壮美雄浑的北疆地域、民族作家的浪漫理想和英雄情结,成为北疆历史小说的鲜明特点;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鲜明的草原生活气息为北疆红色书写增加了亮色。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亚伟《元代江南文人的北疆行迹及其国家认同》认为元世祖时期很多江南文人出于各种原因行至北疆,一路写诗作赋,不仅增长了见闻,更是加强了当时元朝的“国家认同”,为后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历史基础。包头师范学院吴英格博士《尹湛纳希世情小说中的北疆文化书写》提出尹湛纳希多部世情小说中均有北疆地区的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体现民族文化交融之特征。
  部分学者聚焦包头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思考。包头博物馆研究员叶永晟的《阐释包头历史,讲好包头故事》一文结合考古发现及包头历史,介绍了包头市的阴山边塞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稀土文化、包钢工业文化等七大历史遗存。他认为包头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多民族文化交融明显,是研究北疆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包玉琼博士的论文《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景观叙事:以包头市美岱召为例》提出美岱召作为包头、乃至整个北疆地区藏传佛教重要寺庙,从建筑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口头叙事的景观叙述转化等多方面成为了包头地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的讲述者和见证者。
  本次会议不仅为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创造了一个聚焦北疆多民族语言文学研究前沿、拓宽研究视野、探索区域文化建设的平台,也传达出他们坚定文化自信、探索文化磨合、追求文化创新的学术思考,彰显了其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深耕细研的责任意识。
  (内蒙古科技大学北疆文学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王继霞、乌日汗/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