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美民间交往的桥梁——访杨百翰大学教授陈尔岗

2023-11-28 作者:褚国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1978年,海伦·福斯特·斯诺访问陕西。安危/供图

  2023年8月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史迪威将军后人以及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和飞虎队老兵,指出“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两国人民应该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三封复信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主席对促进中美民间交往交流的高度重视。

  90多年前,海伦·福斯特·斯诺来到中国,从坚强的中国人民身上学到了很多,她毕生致力于搭建中美两国人民理解与友谊的桥梁。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教授陈尔岗(Peter Chan),请他讲述关于海伦·福斯特·斯诺与中美关系的故事。

  讲不完的中国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杨百翰大学与中国有哪些渊源,与海伦·福斯特·斯诺又有何种联系?

  陈尔岗:很多朋友知道杨百翰大学,是因为1979年中美建交后,她是第一所向中国派遣表演团体的美国大学。当时的表演很轰动,甚至直到现在和一些朋友见面时,大家还会回忆当时的盛况。但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其实杨百翰大学早在100多年前,就与中国有很深的缘分。

  当时杨百翰大学有一位学者叫大卫·麦凯(David O. McKay),他是美国犹他州非常有名的教育学家和宗教学家。现在美国有三所大学的教育学院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也是他创建的。1921年,他来到中国。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状态,他注意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对此,他能做的不多,但他决心从教育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中国人民。为此,他去了当时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与学校的校长及学生交流。

  10年后,一个出生在犹他州的女孩来到了中国。当时,这个女孩自己可能也没想到,她将与中国人民紧密相连,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促进中美友好的事业。她的名字叫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在中国,她认识了后来成为其丈夫的埃加德·斯诺,两人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中美关系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海伦·福斯特·斯诺去世后,她的家人将其手稿、照片、笔记等赠予杨百翰大学,请学校图书馆代为保管。如今,她的大部分资料仍保存在杨百翰大学的图书馆里,共200多箱,包括她当时去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手稿,以及她在中国拍的1万多张珍贵照片。2021年和2022年,海伦·福斯特·斯诺纪念图片巡回展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杨百翰大学图书馆提供了照片。

  20世纪40年代,又有一位出身于犹他州的美国人来到中国,他就是威廉·泰勒(William Taylor)。但他的“到来”比较特别,他一开始被关押在上海的集中营里,后来成功逃离了集中营。从集中营逃脱后,他直奔延安,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还送了他一条毯子。他把那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即《被毛泽东营救》(Rescued by Mao)。泰勒家离杨百翰大学很近,步行就能到达,他的很多后人都毕业于杨百翰大学。他的妻子芭芭拉·泰勒还健在,我去拜访过几次,她总是会把一直珍藏的毯子拿出来给我们看,讲当年的故事。

  到了20世纪50年代,大卫·麦凯创建了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讲的一句话:“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将会为建设世界和平发挥积极的影响力。”但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中国人,这个高贵的种族,那里的四万万五千万人民都在期待听到这个消息。”大卫·麦凯建这所学校的初衷就是服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人民。现在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有很多学生来自亚太地区,学校为这些学生提供了资助,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回到亚太地区,回馈那里的人民。

  进入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大量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生,以及新加坡的学生到杨百翰大学学习。到了70年代,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学校的青年学生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与演出。80年代开始,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大陆的优秀学者到杨百翰大学访学交流。90年代后,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当时我还是一名研究生,也有幸参加了其中几次交流活动。例如,杨百翰大学通过与中国有关机构合作开展的园丁工程,帮助中国进行师资培训,推动两国教师之间的交流。我们这次来北京,行程特别满,从早到晚都是非常密集的教育交流活动。

  除了学者、学生层面的交流,中国的很多高层领导也曾到访过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和学校赞助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这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可以说,我们学校与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既有学术层面的交流,也有其他层面的交流。我觉得在高校层面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尤为重要。中美两国在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在认识到差异的同时,我们更应追求一些共同的理念,而教育领域为开展双边合作提供了许多共同点和契合点。这样的交流越多,我们之间的理解就会越深,有利于互鉴共赢。此外,教育领域的交流会进一步增进两国青年对彼此的好感。例如,参加过杨百翰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之间交流项目的美国师生大多很爱中国,也爱中国人民。

  继承斯诺女士的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海伦·福斯特·斯诺是中美民间交往交流的一座桥梁。您刚才提到,她的家人将其遗物捐赠给杨百翰大学,我们应如何使用好这份遗产?

  陈尔岗:海伦·福斯特·斯诺从小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热爱文学,而且个性极强、十分独立。她曾是盐湖城西部高中一名受欢迎的学生领袖,并担任学生会副会长,这是当时女生可以担任的最高职位。这段经历进一步塑造了她的领导力和责任感。高中毕业后,她渴望追随父亲的脚步,前往斯坦福大学,但最终还是被家人说服,去了犹他大学。一年后,她渴望有更多锻炼机会,积累国际经验。在父亲的帮助下,她得到了当时美国参议员里德·斯穆特(Reed Smoot)的推荐,获得了一份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社会活动协调员的工作,同时与《西雅图时报》签订合同,为他们撰写关于“迷人的东方”的文章,以促进国际旅游,重振大萧条期间的旅游业。

  然而,在她踏上中国的土地时,却被眼前看到的一切深深震撼了:外国人的特权生活与当地百姓面临的各种艰辛和窘迫,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在她到达上海几天后,中国发生了一场悲剧:长江发生洪灾,受灾人口达数千万。斯诺女士非常同情受灾民众,在她的文章里,没有“迷人的东方”。每一篇文章都是她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都是她对中国人民深深的同情和关注。她用笔诉说着有温度、有关怀的故事,为美国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为西方世界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作出了很大贡献。

  很多中国朋友都知道海伦·福斯特·斯诺与北京学生之间的故事,以及她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积极支持,为她赢得了“学生运动助产士”的美誉。她还在西安事变前两个月采访了张学良。在采访中,张学良表示他会“保卫任何热爱自己国家的人(指学生和红军)”。对此,海伦·福斯特·斯诺说:“他和我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总是在家里藏学生,以躲避警察。”由于当时中国已经被封锁,新闻报道无法在中国刊发,她在学生的保护下回到北京,通过美国联合通讯社在国外刊发,再几经辗转把采访报道传回中国。张学良在采访中表达了“与蒋介石的政策完全相反的看法”,可以说这篇采访“提前报道了西安事变”。

  此后,她又突破重重阻挠,前往延安采访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和红军战士。从西安到延安,海伦·福斯特·斯诺基本上也是沿着“长征”的路线行进。在延安,她不仅采访了很多领导人,也花大量时间去采访革命队伍中的女性代表和领导人的妻子。她要把女性的声音发出去,让她们得到应有的认可,让大家看到女性在革命中发挥的作用。海伦·福斯特·斯诺积极倡导女权主义,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这与她母亲的影响密不可分。她的母亲是当地一个妇女会的会长,并一直积极投身于女权运动。海伦·福斯特·斯诺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一直为女性权益奔走四方,做了很多事情。

  《中国社会科学报》:杨百翰大学专门开设了介绍海伦·福斯特·斯诺的课程,您是该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并教授这门课。请介绍一下课程设计的初衷,以及学生们的学习与反馈情况。

  陈尔岗:两年前,我们在杨百翰大学开设了一门课——“从海伦·福斯特·斯诺的生平看中美关系”。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借助小切口的方式,透过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和一位普通美国人的不寻常经历,来了解中美关系。中国和美国有很多不同之处,两国制度不同,文化也不同,但是也可以找到很多相同的地方。而海伦·福斯特·斯诺就是这样一位建桥人,她倾注毕生精力,架起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我们期望通过这门课,让学生从她身上学习,并传承她的精神,延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在这门课中,我们介绍了很多海伦·福斯特·斯诺在中国的活动。其中,工业合作运动(以下简称“工合运动”)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和大后方工业品匮乏。为支持抗战、供应军需民用,埃德加·斯诺、海伦·福斯特·斯诺和路易·艾黎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工业合作社,组成中国工业合作运动设计委员会。通过这一运动,各村庄团结起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专门从事特定贸易,以实现规模经济、增加生产和创造就业,为人们提供了必需的商品和宝贵的就业机会,使数十万人免于因饥饿而死亡,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海伦·福斯特·斯诺回到美国后,继续为工合运动奔走四方,到处筹款,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后来,她把相关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中国为民主奠基》。关于这本书的标题为什么强调“民主”,她解释说,民主不是局限于西方的选举式民主,而应更多关注真相和人民的基本需求。“民主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首先人民需要有能够生存的自由,能够吃得饱的自由,能够不受到迫害的自由。”

  宋庆龄女士把这本书赠送给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他后来成为印度首位总理。尼赫鲁当时被英国囚禁,在狱中,他认真研读了这本书,后来也在印度推广合作社。1972年海伦·福斯特·斯诺访问印度时,被当地媒体誉为“合作社之母”。工合运动的影响超越国界,一直延续至今,海伦·福斯特·斯诺也因参与创建工合运动两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在海伦·福斯特·斯诺参与创建工合运动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她母亲的影响。她的母亲在担任当地妇女会会长时,积极帮助农村社区成员。在海伦·福斯特·斯诺的成长岁月里,合作社在犹他州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该州许多城市都有合作商店。

  除了教授那段历史,这门课还要求选课的学生做一些项目,其中有一位学生研究海伦·福斯特·斯诺的《阿里郎之歌》(The Song of Ariran)——一本讲述朝鲜独立运动的报告文学书籍,以及她在朝鲜的影响。因为海伦·福斯特·斯诺在延安采访的人中,有一位是从朝鲜去延安的共产主义者张志乐(Jang Jirak),他后来回到朝鲜投身于当地的独立运动。这位学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后来还因为其出色的研究成果接受了韩国一家媒体的采访。

  除了开设课程,在2020年和2021年,我与几位朋友起草了旨在承认海伦·福斯特·斯诺对犹他州重要贡献的提案。在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和犹他州立法院多位议员的支持下,该提案于2022年在犹他州议会得到通过。此外,2022年3月,犹他州立法机构还通过一项法案,支持南犹他大学成立“海伦·福斯特·斯诺文化中心”,并提供30万美元的资助。

  未来在青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晤。作为美国学者,您如何评价此次会晤?

  陈尔岗:这次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举行元首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此后的新闻报道也都非常积极、正面地讨论这次会晤的成效。对此,我们欢欣鼓舞,真诚希望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多层次加深交流,改善关系。我相信这次两国元首会晤开了个好局,大家形成新的愿景,一定会推动今后更多交流与合作。

  这种好的氛围,我们在此次中国之行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我们来中国的一个目标是建立杨百翰大学在中国的校友会,其间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我们还见到了很多中国朋友,包括黄华夫人何理良女士。黄华夫妇与斯诺夫妇在特殊年代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也接待过泰勒夫妇。这次去拜访何理良女士,她对当年威廉·泰勒从日军集中营逃到延安的场景(当时黄华也有接待他)记忆犹新,侃侃而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她还专门为杨百翰大学的学生录了一段视频,鼓励杨百翰大学的学生和校友们继承海伦·福斯特·斯诺的精神,在新的时代传承两国人民的友谊。

  犹他州是全美学中文的孩子最多的一个州,虽然犹他州人口不多,仅300多万,但犹他州学中文的学生人数占美国学中文学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2020年初,犹他州奥勒姆城卡斯卡德小学的学生们用中文给习近平主席写了新春贺卡,介绍他们学习中文的情况和个人爱好,表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喜爱,表示希望能有机会访问中国,并祝习爷爷新年快乐。这所小学与杨百翰大学大卫·麦凯教育学院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有密切合作。学生们后来竟真的收到习近平主席复信,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收到回信的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觉得“特别酷”“太棒了”,小朋友们说,“如果习爷爷来访问,我们想请习爷爷一起吃甜甜圈”,“习爷爷说我们可以做友谊小使者,可以帮助中国和美国做更好的朋友!”

  2022年,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Adam Foster)专门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回顾斯诺女士为美中民间友好作出的贡献,表示将继承斯诺女士促进美中民间友好合作精神,为美中人民交流互动搭建桥梁。习近平主席复信亚当·福斯特,对海伦·福斯特·斯诺家族多年来为发展中美关系作出的积极贡献予以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指出,斯诺夫妇积极推动了中国工合运动,为创建山丹培黎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铭记包括斯诺夫妇在内的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习近平主席强调,希望亚当·福斯特和基金会继续以斯诺夫妇为榜样,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这次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的演讲特别指出,158年前,大批中国工人来到美国,修建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犹他州在太平洋铁路上居于重要位置,最后那根钉入铁轨的“金道钉”在犹他州的海角峰。当时在美国定居的那批中国人,有很多在犹他州。这方面的故事非常多,又如,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那时孙中山先生不在武汉、不在中国,他在哪里?在犹他州。他当时正在那里筹款支持中国革命。如果细说起来,可以谈上好几个小时,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当代中美两国青年有什么建议?

  陈尔岗:当初海伦·福斯特·斯诺所处的环境比现在要恶劣得多,但她始终坚守心中的良知,尽一切可能去伸张正义,从她做的每一件事中,我们都能看到她的同情心。现在,我们所处的年代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心、扬善的心没有变。我们经常讲中美交流,增进友好互信。这听上去似乎很高大上,但最后真正实践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你我他的每一个点滴行动。在交流过程中,大家都会由衷地去做一些事、一些有益的事,而这一件件“事”的影响会慢慢扩大,并逐渐辐射到更大范围,产生更大作用。

  我想,当初二十多岁的海伦·福斯特·斯诺只身来到遥远的中国时,应该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在每一天的日常活动中,她也只想着如何尽其所能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刚才提到了1979年杨百翰大学的学生来中国表演,演出后学生们与观众进行了交流,在离别时都哭了。后来,我们又举办了多次夏令营,邀请中国学生到美国交流。同样,在离别时中国的学生们也感动地哭了。为什么通过短短的相聚会建立如此深厚的友情?我想这就是交流的真正意义,是心与心的沟通。中美两国之间是有不小的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就普通民众而言,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人,希望有健康的生活,希望能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大家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追求幸福生活。所以,我们现在也只管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相信积小成大的力量。尤其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中美两国之间有很长的友好交往历史,希望这种友谊可以一代代延续下去,不仅要保持,还要发扬光大。希望在这样一种友善的氛围中,中国和美国人民的关系会越来越亲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杜智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