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10-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潍坊讯   (记者张杰)山东社科青年学术研讨会——新质生产力培育专题研讨会近日在潍坊科技学院举行。

  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更能适应或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黄延信认为,稳定清晰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底座,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才会加大长期性、风险性投入,推进技术集成与组织创新,进而形成“小农户不落后、农业可现代”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韦倩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在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信任方面的创新,实现了广泛合作,使中国能够在超大规模社会中维持高效协作与社会稳定,为破解人类现代化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齐鲁工业大学社科处处长贾永飞看来,科技创新是引领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强化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构建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会议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潍坊市社科联、潍坊科技学院承办。
【编辑:韩卓吾(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