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健康有序的数字生态环境

2025-10-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陈雅静)10月23—24日,清朗·共治——新时代文娱产业法治建设与平台协同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学者围绕主题共探文娱产业发展新方向。

  当前,文化消费正展现出一种全新且多元的形态。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介入,文艺创作平台发生了深刻变革,催生了新的业态。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易继明表示,一方面,坚守边界,确保文化产业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发展;另一方面,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为创新提供空间,同时防范潜在风险,共同建设更加健康的文娱产业生态。
  北京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王桂芳认为,产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一系列新的法律挑战与治理课题,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合规、平台责任界定、市场秩序规范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带来的伦理与法律边界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各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内部版权管理制度、完善版权审核机制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段玉萍认为,当前,网络内容提供与网络服务提供之间的界定愈发模糊,除了在立法层面进一步明确平台的法律责任外,平台自身也应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及时处置侵权内容,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推动网络版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吉豫看来,法律对平台的注意义务并非一成不变,而应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演进不断调整与完善。我们应引入“数字向善”的理念,将“善”作为社会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具体而言,著作权人应主动提供作品样例,辅助平台建立更为有效的预防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于普通作品,则可以通过侵权检测工具,进一步完善侵权治理机制。
  会议由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主办。
【编辑:韩卓吾(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