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为什么受欢迎

2025-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下简称《新编二战史》)中、英文版分别在8月20日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的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和8月28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的英文版新书发布会暨“浴火涅槃:文明与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布,旨在向中外学术界和广大公众介绍中国学者关于二战研究的最新成果、推进全球二战史研究并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下简称《新编二战史》)8月问世以来,迅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社会公众以及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一部专业的史学著作为何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它在学术研究层面有何创新与突破?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与学术发展趋势?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利民,对《新编二战史》的编纂背景、核心观点、学术价值及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8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以下简称《新编二战史》)新书发布会暨“浴火涅槃:文明与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与会外国学者普遍表示,这部新著突破了“民族史”“欧洲中心史”的长期局限,弥补了西方二战史研究一直以来忽视中国及东方战场重要性的空白,通过融合多方视角构建了更加客观、全面的二战史叙事。本报记者采访了与会者之一、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伊沃娜·拉杰瓦茨(Ivona Ladjevac),请她分享自己对新书及相关学术讨论的思考和体会。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下简称《新编二战史》)的出版引发了学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这部著作如何以新的视角、扎实的史料重构二战叙事,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观与时代思考?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作奎,请他解读这部著作的编撰初衷、学术创新及其对当下的深刻启示。
【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