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张清俐 通讯员魏倩倩 张云凯)9月26-27日,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主办,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社会科学院等部门支持的“东西方哲学古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海内外近百位学者与会。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杨伟涛主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哲学学院院长王中江作会议致辞。王院长向与会学者和嘉宾致以诚挚欢迎,对郑州大学哲学学科的办学历史和哲学学院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认为古典学对人类文明的传承意义重大,中国古典学的对象是古老的,但其概念提出和体系建构却具有新兴性;他提出古典学研究应始终围绕经典诠释的意义、信仰和价值维度展开,期待与会学者的深度交流和会议的圆满成功。
研讨会设置三个平行分会场。参会学者围绕东西方哲学古典学的方法论、古典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与概念群、东西方古典文本的诠释、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古典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进行报告和研讨。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古希腊早期一元论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从西学东渐过程中的哲思会通到当代世界的文明互鉴和构建中国古典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从传世经典的精细解读到古典智慧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启示,与会学者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辩论。多名海内外青年学者积极参会,既体现了哲学古典学在中国的学术生命力,也反映了海外学者对中国经典的研究正走向深入。
会议闭幕式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郦平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强乃社、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会永、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教授劳悦强(Lo YuetKeung)代表各分会场,对报告观点和讨论情况进行综述,总结认为与会学者的研究体现了经典性、前沿性和视角新颖性的统一,代表了当代哲学古典学研究的多元化、精细化和比较互鉴的趋势。杨伟涛作闭幕致辞,表示古典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对话与创新,希望与会学者今后进一步拓展哲学古典学以及哲学学科的交流与研讨。
与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