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艺美术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2025-09-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济南讯(记者张清俐  实习生刘开泰)9月21日,“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闭幕。会议聚焦工艺美术在技术革新与媒介迭代背景下的形态嬗变、审美范式与消费机制转型等议题,为推动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工艺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清华大学教授杭间认为,工艺美术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构建与文化价值的传递,工艺美术从业者应坚守艺术性与文化传承的底线,避免被短期经济利益所诱惑而迷失方向。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金江波表示,通过构建高校、社区、企业、非遗传承人协同机制,推动非遗从被动保护向赋能式发展转变,为应对非遗面临的社会需求锐减、传承主体断层等挑战提供有效思路。
  数智时代为传承发展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建议,设计学要重视培养兼具人文关怀、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东南大学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甘锋认为,经验与算法融合将重构未来的艺术设计范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学研究》杂志主编孙晓霞系统梳理手工艺术功能演进的历史逻辑,为手工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
  研讨会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
【编辑:韩卓吾(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