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讯 (记者吴楠)9月20日,《江苏历代文选》出版座谈会在南京大学举行,与会学者从学术与出版双重视角,深入探讨地域文学选本的当代价值。
江苏文学史上名人佳作层出不穷,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风景。《江苏历代文选》从经、史、子、集、方志和名人信札、家族文献以及名胜古迹、文物碑刻中,遴选历代反映江苏历史、书写江苏社会、描绘江苏风光、刻画江苏人物、体现江苏智慧的韵文和散文。其中,既有江苏名家的作品,又有关涉江苏的名篇,按照文体或内容编为十五卷,每卷一册。
《江苏历代文选》主编、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表示,《江苏历代文选》的编写计划肇始于扬州广陵书社《阮元集》出版研讨会,由广陵书社出版,体现出从萧统、阮元到当代学者之间的文化传承脉络。《江苏历代文选》主编、广陵书社原社长曾学文表示,该书展现了群星璀璨、佳作如林、众体兼备的江苏古代文学,体现了编撰者的爬梳剔抉及其对作品的准确把握、精辟解读。
2016年,江苏省启动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相关文献整理出来后,如何有效传播,让广大读者感知、共情,成为文脉工程参与者亟待思考的议题。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高方表示,《江苏历代文选》既系统梳理了江苏文脉的历史源流,又为大众读者提供了一条亲近经典、了解江苏、感知中华文明的“文本集成”,赋予古典文献崭新的时代生命。
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文脉成果,文学是最能形象生动地展示江苏文脉丰厚底蕴的成果类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峰提出,《江苏历代文选》改变了江苏丰厚的文学文献“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实现了江苏文脉精华的有机整合和活化,成为江苏文脉建设成果有效延伸的成功案例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