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非:虚报年龄参军

2025-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97岁的李展非,离休后跟随女儿李素悦住在武汉纺织大学校内。记者登门探访时,只见客厅的小桌子上摆放着一盒笔、一个笔记本,这是李展非平时经常坐的地方。2023年以前,他每天看新闻,打理全家的财务。本子上工整地记录着当天的事情。
  1928年6月,李展非出生于广东梅州。初中毕业后,他在洗衣房、茶馆打工,其间在报纸上看到政府号召知识青年参军的信息。虽然年龄不够,他还是一心想参军。1945年春天,他一个人骑自行车到县城招兵的地点报名,等到家人发现时他已经跟着部队走了。他当时16岁,为了能够顺利参军虚报了2岁。
  李展非是最后一批报到的青年军,随后被编入远征军。李素悦介绍说,这批远征军是作为技术骨干培养的,要求有文化,特别是要懂英语,要学习作战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教授其他士兵如何使用作战设备。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们的部队被集中到浙江湖州,随后全部复原。
  复员后的李展非留在杭州读高中,随后前往军校深造。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接受东江公学干部培训后开始参加家乡的土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留在家乡工作,直到1956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加高考,来到武汉读书,圆了他的大学梦。大学毕业后,李展非留在湖北工作。
  对李展非来说,那段不长的军旅生涯,留给他的有战争的残酷,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倍加珍惜。李展非总是尽职尽责、尽可能多地承担任务,将全部精力和心血用来更好地完成工作。“我父亲退休时,需要三个人来接替他的工作。”李素悦告诉记者,正是父亲的这种精神和意志,身体力行地教育自己——继承好弘扬好革命精神,就是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干好身边事、手边事。
【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