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切中时代重大课题,凸显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全球治理倡议包含五大核心原则: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和注重行动导向。这五大核心原则为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新愿景、新理念和新路径,有助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变革的新愿景
首先,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完善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也必须更多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诉求,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长期以来,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一系列核心机制和平台被西方主要大国把持,常常被当作推行西方标准和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工具。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变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例如,中国推动创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治理结构上就采用了“平权治理”模式,不仅创始成员国股权均等,重大决策也要由理事会和董事会集体讨论和投票决定,确保所有成员国的利益得到平等表达。
其次,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完善必须坚持国际法治原则,不搞双标,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坚持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是国际法治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决捍卫者,“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2025年5月30日,中国推动成立的国际调解院就是维护和践行国际法治的重要成果。作为首个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调解院为高效和平化解国际争端提供了新路径。
最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完善必须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单边主义,特别是要反对某些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反对某些国家动辄以单边制裁、冻结资产等“家规”霸凌他国。为此,中国提出“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倡导国际社会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理应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完善的方向。
全球治理完善的新理念
相比之前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习近平主席指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推进全球治理是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的事业,各国人民也是全球治理的根本参与者和受益者。只有以世界各国人民的获得为目标,不断提振民众信心和稳定预期,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得到广泛支持并有效运作。
一方面,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安全权、环境权等作为根本出发点,真正将全球治理的正当性建立在世界各国人民乃至全人类整体福祉之上。这是对长期以来某些国家在全球治理舞台推行自我利益优先和霸权利益优先的有力矫正,同时也为弥合南北发展鸿沟和解决治理赤字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向。
另一方面,落实全球治理倡议,推进全球治理改革与完善,就必须积极探索各国的治理实践,丰富治理经验和成果,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新理念、新知识。中国作为全球治理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实践能力的大国,在长期以来的国家治理实践和近年来的全球治理参与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国家治理中取得的“脱贫、提质、增效”成果与全球治理实践中打造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相关机制平台,都是宝贵的治理成果,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和提炼,推动构建适应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发展需要的自主知识体系,为生成新一代全球治理理论贡献中国的自主知识和经验。
全球治理发展的新路径
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在此框架下,全球治理倡议概念文件的发布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全球治理的方法路径。
首先,注重行动导向,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其核心理念和原则就是“管用”,要“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探索可持续解决方案。
其次,突出优先事项,力求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和收获。全球治理倡议概念文件列举了全球治理优先考虑的重大议题,包括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气候变化及外太空等具有紧迫性的领域治理,以及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和支持联合国落实《未来契约》等优先事项,目的在于“积极凝聚共识,锁定成果”,争取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和收获。
再次,秉持开放包容精神,注重同各方加强沟通协调,注重凝聚广泛共识,力求务实合作。全球治理倡议特别强调全球治理事务共商、平台机制共建、合作成果共享,重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实施,不断丰富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方法路径。
最后,重视改革与稳定并重。全球治理倡议概念文件特别阐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不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推倒重来,也不是在现行国际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目的是“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这种对待改革与稳定关系的处理和安排,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上的战略理性与战略韧性,体现了中国在长期的治理参与历史进程中从全球治理体系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引领塑造者的战略从容和自信,也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治理风范和担当。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