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2025-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2025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举行阅兵等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体现了面向未来的重大责任。然而,日本右翼势力罔顾历史真相,推卸责任“洗白”自己,拒不认罪悔罪,发表诸多错误言论,公然挑衅国际公平正义。这种否定侵略历史的危险倾向必须高度警惕、严厉谴责。在此背景下,以史为鉴,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是敬畏历史、尊重历史真相的需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民族牺牲最大的战场。1931年,日本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对远东乃至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有效牵制并抗击了日本的主要兵力,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盟国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约占世界各国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按1937年的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可见,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旷日持久的有力抗击和巨大消耗,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走向灭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正确二战史观强调敬畏历史、尊重历史事实,日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任何鼓吹历史修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和美化侵略历史、拒不反省加害责任,公然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行为,都是对历史正义的亵渎,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一道,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坚决反对篡改历史的行径,共同捍卫历史真相。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是维护历史正义、捍卫和平成果的需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世界和平、拯救了人类文明。二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推行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破坏世界和平、违背公理正义、践踏人类文明。中国坚决抵抗法西斯侵略,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责任,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取得了反抗武装侵略、拯救人类文明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彰显了中华民族维护人类正义事业、捍卫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向世界证明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和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当今世界仍面临着各种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决防止任何形式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借尸还魂。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需要。二战结束80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确立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主导世界体系的悲剧性产物,世界各国最终认识到,绝不能延续旧有的国际关系理念。当今世界各国只有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对话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国际社会方能应对和平与发展的全球性挑战。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以共同的行动守护联合国宪章精神,让多边国际秩序在百年变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勿忘历史,方能面向未来。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捍卫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需要我们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致力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员

【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