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为代表的国际战争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石,至今影响着国际关系框架。近十年来,同盟国对日战犯审判的研究蓬勃发展。一系列聚焦战争审判的影视作品相继推出,在海内外主流媒体传播并引发巨大反响。我们要依托珍贵影像资料还原历史真相,以国际视野将中国抗战史置于世界史的版图中,凸显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巨大贡献。向世界讲述中国维护和平正义的故事,传递正确二战史观的同时,为解决当今国际冲突提供历史镜鉴。
反映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纪录片《东京审判》《亚太战争审判》《没有硝烟的战场: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二战后BC级日本战犯审判口述影像实录》,通过在29所世界级档案馆挖掘的史料、影音文档,国际专家的观点与阐释,历史亲历者与后人的回忆,以影像形式呈现二战后中国参与同盟国以及独立对日本战犯审判的历史事件,让世人了解其过程的艰辛,以及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这一系列纪录片彰显了中国以史为鉴,维护历史公平正义的坚定立场,以及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秩序的坚强决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即东京审判,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多国合作框架内的国际司法实践。法庭对日本近代侵略历史做了定谳,但诸多遗留问题仍影响着东亚地区战争记忆与外交关系。面对日本国内的“东京审判否定论”,纪录片《东京审判》进行了充分有力的回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以翔实的史料力证这是一场公平、正义、文明、超越胜者的审判。
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二战后BC级日本战犯审判口述影像实录》全景式展示了二战后同盟国在亚太地区对日本乙丙级战犯的审判,揭露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犯下的种种暴行,其中大部分事件都不为世人所知。负责亚太战争审判的军事法庭覆盖地区广泛,包括南京、上海、武汉、伯力、马尼拉、横滨、关岛等。相关的历史资料,同样广泛保存于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的博物馆、纪念馆或档案馆里,都不约而同地保存着对这段共同历史记忆的记录。这些记录通过声音、文档、视频等多种方式,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残酷。
在同盟国先后建立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在东京组成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后,中国作为二战时期受害时间最长、伤亡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用对日战犯审判为世界秩序的重建作出了郑重承诺。纪录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踏上研究中国对日战犯审判的历史寻访之路,通过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顾若鹏的国际视野,聚焦1945年至1956年间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12个军事法庭,讲述了面对诞生不久的国际刑法,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是如何进行法律实践的。
讲述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艰苦卓绝
战争审判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广度,最大程度争取国际认同。东方主战场不仅是中国14年浴血抗战的历史丰碑,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战场。中国以巨大的民族牺牲,牵制了日军陆军主力,为同盟国赢得宝贵的战略准备时间,打破德日东西夹击的危险格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缩影,战争审判系列纪录片超越某个国家或民族的个体情绪,通过不同国家的历史记忆强化人类对战争的反思,寻求国家记忆公约数,广泛凝聚国际共识。
以多维史料融合立体视角,构建战争审判国际叙事。通过翔实的英语、法语、俄语、荷兰语、日语、马来语等史料,以冷静客观视角串联各国专家、政要、庭审及战争参与者后代等群体叙事,跨越历史与当下、审判方与被审判方、战胜国与战败国视角,全面展现国际争议,推动国际观众深层认知战争审判史。
战争审判借助历史观照现实,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历史记忆往往影响着几代人,因此捍卫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各同盟国法庭对日本甲乙丙级战犯的审判结果,对当今世界以及未来国际发展趋势都有着重要意义。战争审判系列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历史影像和跨国视角,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让人类共同走向光明未来。
构建中国自主的二战史研究话语体系
作为二战时期日本侵略最大的受害国和最重要的抵抗国,中国应在还原历史真相、引导国际舆论方面主动担当。战争审判系列纪录片不仅在国内主流媒体平台取得超1500多万播放量,还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希腊、印尼等海外多家电视台和网站播出,并且第一时间主动回击了日本放送协会综合一套播出的同名纪实剧集《东京审判》中的错误史观。纪录片荣获美国泰利奖电视系列片历史类金奖、亚洲电视奖最佳系列纪录片、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等海内外重要奖项,国际社会一致谴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和日军实施的暴行,同时也肯定了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发声,对不同国际声音的回应,积极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为提升中国在重要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树立具有公信力和责任感的大国形象作出积极探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战争审判作为全球性历史议题,是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切入点。学术界与传媒界应抓住机遇,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根基,通过权威史实与专业视角,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深度诠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际战略价值,向世界有力传递客观公正的中国声音,推动全球形成更深刻的历史共识。面对世界格局深刻变革,重新审视战争审判的历史逻辑,不仅有助于揭示国际秩序演变的内在规律,更能为应对地缘冲突、文明对抗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智慧。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零和博弈思维,用历史镜鉴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尊重国际法、维护多边主义的广泛共识,从而在百年变局中锚定和平发展的正确航向。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