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大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共德阳市罗江区委宣传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孙美娟 通讯员乔雅雯 杨婧童)7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共德阳市罗江区委宣传部在罗江区委会议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实习实践基地、国情调研基地揭牌仪式和专题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德阳市罗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然等出席活动。

  在随后的数智时代新闻宣传与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陈然介绍了罗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重点阐述了当地在新闻宣传创新、融媒体建设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实践成果。她表示,此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选择在罗江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与国情调研基地是对罗江发展的有力赋能。希望双方持续加强沟通连接,切实让实践基地成为“双向赋能”的纽带、让国情调研基地产出“有分量”的成果,推动产学融合走向“深度联动”,让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罗江发展的具体举措。

  漆亚林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科教融合和学科发展等特色,详细分享了实习实践基地、国情调研基地建设理念与目标任务。他表示,此次与罗江区委宣传部达成战略合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立足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强调通过校地资源整合实现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科研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实习实践和国情调研是理论转化、服务社会、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支撑。此次新闻传播学院与罗江区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和国情调研基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实践。基地将以基层一线为课堂,组织师生沉浸式参与罗江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在鲜活实践中深化对国情社情的认知,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地生根。

  这种“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模式,既能让新闻传播人才在田间地头涵养家国情怀,锤炼全媒化、复合型专业本领,也能将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地方发展动能,为罗江区新闻宣传创新、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策略建议。校地双向赋能的良性互动,既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样本”,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学术力量”,最终实现育人成效与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

  此次合作既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地方借助学术资源提升新闻宣传效能的有益探索,将为数智时代基层新闻传播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样本。

【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