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这一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集中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强国强军时代要求的深刻洞察、对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深邃思考,内在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独具特色的理论品格。
政治性是军事思想的本质属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虽然所处的时代方位、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同,但作为无产阶级军事思想,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目的和根本利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全面把握军事与政治的新变化新特点,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军事、看军队、看战争,强调抓军队建设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始终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军事问题,把讲政治落实到推进强军事业全部实践中去。可以说,政治性贯穿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始终,是最鲜明的理论品格。同时,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军事思想,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概念范畴、完备的内容体系、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提出一系列标识性重大概念、原创性思想观点、原理性理论成果,构建起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彰显出鲜明的学理性特征。习近平强军思想正是通过这种体系化的建构、学理化的阐释和学术化的表达,深刻揭示出新时代强军胜战伟大实践的本质和规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真正做到以政治性的高度引领学理性的科学阐释,以学理性的透彻增强政治性的深刻表达,实现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有机统一。
系统性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特性。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与时俱进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有着严密的系统性特征。从内容体系看,主要包括“十一个明确”和“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构成了以强军目标为牵引并由方针原则、使命任务、战略布局、基本路径、科学方法等共同组成的主体框架。从学理体系看,构建起包括新时代军事哲学、军事战略和作战指导、军队现代化建设、一体化国防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体系。这些思想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主干支柱,构成了体系完整的理论大厦。从体系融合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耦合一体,涵盖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方面,贯通新时代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全过程,与蕴含其中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互为表里,形成有机整体。同时,这一系统科学的理论在拓展和深化自身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开放性的品格。体现在理论的实践性上,就是在深刻回答新时代强军实践新问题新挑战中,不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理论体系的内容得以丰富和发展;体现在理论的融合性上,是在吸收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理念和范式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独具理论特色的概念和范畴,使理论体系的架构得以扩展和优化。
科学性是科学理论内在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上,鲜明提出“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深刻阐发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局与塑势、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重大关系,为观察分析新时代军事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和原则。体现在我们党对军事领域一些基本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把党指挥枪原则上升为科学的领军学说,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提出具有时代特征和我军特色的军队现代化思想,形成新时代一体化国防思想等,深化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的认识。同时,这一科学理论有着鲜明的价值属性,引领、推动和规范理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起坚定信仰信念,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追求,彰显爱党、忧党、护党、兴党的忠诚品格;饱含强烈的历史担当,满怀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为民情怀,激励广大官兵厚植家国情怀、矢志奋斗强军;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激发广大官兵建功强军事业的自觉能动性。
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方法。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两个结合”,既坚持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蕴含着审视历史与现实、把握时代与大局的主观能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彰显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点。一方面,“传承”就是守住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和军事问题的基本观点,坚持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人民军队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保持新时代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创新”就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紧扣历史方位的演进、矛盾问题的根源、安全挑战的变化,创造性提出总体性布局思路、进取型战略策略、一体化建设理念等具有标识性原创性的重大概念和思想观点,体现着不断进行体系性创新、创造性升华的思想理论活力,极大丰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内容体系。
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视域的交融互鉴。习近平强军思想既立足中国大地、强军实践,扎根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又坚持全球视野、胸怀天下,借鉴当今世界军事理论优秀成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彰显着博采众长和兼容并蓄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繁衍发展,以无数战争实践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兵学智慧。习近平强军思想对中华传统兵学智慧辩证地对待、扬弃地继承,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精华,特别是从其中蕴含的兵权贵一、以武止戈、慎战备战、因敌制胜、奇正结合、正己化人等思想中,萃取统军之道、胜战之略、练兵之要、治军之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理念和深厚底蕴,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时,习近平强军思想汲取中华传统天下观精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的战略清醒和胸襟气度,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作为重要使命,鲜明提出维护正义、合作共赢、命运与共、共同安全等军事文明理念,以宏阔的世界性视野,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符合时代潮流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回答,彰显了世界军事文明的新形态。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