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班晓悦 通讯员王钊)5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主办的“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系列讲坛第23讲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名家讲座”第3讲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谦平作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讲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两个战争策源地,分别为日本在中国和德国在波兰发动的侵略战争。若以德国侵占波兰为二战的起点,而无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显然是欧洲中心论的表现。陈谦平表示,所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第一战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不存在。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与应有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谈及中国战场的国际地位,陈谦平提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制定者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国际抗战”是全面抗战发展到太平洋战争后的一个新阶段。从中国抗日战争视角来看,它是中国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但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观察,它是以中国抗战力量为主体、中国为主战场的国际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高国荣认为,此次讲座内容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助于从国际视角出发进一步深化抗战史研究,更好地向世界阐明中国抗战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