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清代教育史研究提供文献支撑

2025-05-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青岛讯(记者张清俐  通讯员陈琳琳)5月18日,《清代教育档案文献》第二编出版座谈会暨首发赠书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与会学者以清代学政为切入点,广泛研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制度的沿革与嬗变。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学政关乎国家文教兴衰、人才选拔。谈到清代学政的重要性,作家王蒙认为,作为国之大政,学政关联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吏治运作,更与国家官员制度及治理体系紧密相连,对古代政治文明演进与国家治理体系构建意义重大,是透视传统政治架构的关键切入点。
  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潘鲁生表示,此次发布的清代教育档案汇编,首次系统性披露了清代学政奏折、考选规程、廉政案牍等原始文献,还原了清代文教之治的国家治理图景。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认为,我国古代以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相较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具公平公正的价值基础。但也要深刻认识到,清代恰处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历史关口,教育体系从单一的官僚选拔机制向大众教育范式艰难蜕变。清代教育档案对于考察古代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如科举的僵化、教育功能的单一化,以及在现代教育转型中的矛盾,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认为,要深入研究清初学政设置以及学政地位调整的缘起与用意,学政制度的运作情形,学政在官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相关制度的关系,展现学政的权限划分与地位衰落的关系,晚清变局中学政变通职能及其局限,清末学政改制与新政中政体变革、观念变迁的关系等,迫切需要对清代学政档案进行专题挖掘与整理。
  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此次发布的《清代教育档案文献》第二编收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藏清代学政奏折(附片)近4000件,辅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学政奏折(附片)3000余件为参证,覆盖近500位清代学政人物,构成了一部较完备的清代学政档案文献。该文献汇编除整理影印原档,还著录具奏事由、具奏人、具奏时间、朱批释文,所辑均为汉文朱批奏折,起讫时间为雍正朝至道光朝。国家清史编纂编委会委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馆长邹爱莲认为,清代学政奏议档案为探究清代学政设置、运作及变革过程的相关规制提供了基本史实,这些学政“密考”档案展示了清朝教育在选拔人才等方面的做法与问题,如学政的学识水平、在履职中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廉洁自律、对科场管理是否严格、延聘的阅卷幕友是否遵循回避制度等。
  作为《清代教育档案文献》主编,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卜键介绍,《清代教育档案文献》旨在全面爬梳清代档案,通观纵览清代教育全貌;突破单维度视角,在多维历史视野下察览清代教育,重新审视其在清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从宏大的静态史料中发掘动态的历史演变,厘清近现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深层背景和内因。
  座谈会由现代教育出版社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韩卓吾(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