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融合,促进有温度的医学高质量发展

2024-12-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钟义见)11月29日—12月1日,全国医学人文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东医科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5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下医文融合如何促进有温度的医学高质量发展展开学术研讨。

  “医学人文是医学之源、医疗之本、医生之魂,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全国地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联盟理事长、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吕一军认为,医学人文不仅仅是关注疾病的诊治,更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心理需求和社交支持。

  清华大学教授景军提出,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医学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学发展以及弘扬崇高职业精神等多个方面。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表示,医学人文不是知识,所以无法讲授;医学人文不是能力,所以无法锻炼。医学人文是一种与人文精神趋同的价值观,而医学人文教育应当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感悟和最终形成这种价值观。

  山西医科大学教授王志中认为,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水平,改善医患沟通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十分重要,持续推进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十分迫切。医务社会工作是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实现路径。

  中山大学教授程瑜提出,一个好的医学生,除了要追求过硬的医疗技术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外,更需要有一颗温暖的心,懂得人文关怀。

  北京大学教授韩英红表示,审美是医学的一部分,人类自古就有追求自身的健康、美满和幸福的愿望,这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医学审美理想。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杨晓霖认为,医学是人与人之间生命相互关怀的一种学科,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叙事关系,因而,医者与患者建立人际叙事连接是生命关怀的基础。叙事医学是一种将叙事能力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医学模式,强调倾听患者的故事,理解疾病背后的个人经历、情感和价值观,从而为医疗决策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依据。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表示,医学人文精神是闪耀着生命光辉、蕴含着哲学智慧、包容着人类不同文化的人类文明瑰宝。医学人文教育,是面向人民健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

  研讨会最后进行了医学人文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颁奖仪式,全国地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联盟和广东医科大学共同表彰在医学人文领域有杰出贡献的论文作者和案例实践者。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地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联盟和广东医科大学联合主办,广东医科大学教务部、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发展中心联合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