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朱羿)11月28—30日,“传承红色基因 初心薪火相传——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兰州大学举行,活动旨在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兰州大学邀请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等18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校园,通过座谈、展览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学生树牢爱国奋斗的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兰州大学副校长范宝军表示,此次活动则是兰州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学校将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形成了独具兰大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模式。
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陈于柱表示,甘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红色遗址遗迹。近年来,文博系统与高校密切合作、协同联动,在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思政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革命纪念馆蕴含着丰富的红色革命精神、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镌刻历史记忆的地方,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其精神内核正是当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是塑造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强有力支撑。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善用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大思政课’”座谈会、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红色文化进校园“大思政课”以及“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等4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