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方法论指引

2024-06-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战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是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指明了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的方法论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立足于当代中国历史性变革,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出发,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从问题开始进行理论创新。思考和研究此时此地社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他还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明白“不是什么”,为确认“是什么”打开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源于西欧并在美国得到扩展的西式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巨型范例,从科技发明与应用、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安排和价值观念到日常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全球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普遍主义模式,通过独特的实践创新,形成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中国经验的意义在于,源于西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并非“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唯一路径或模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使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非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结合的现代化模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因此,通过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中国的实践发展中提炼出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呈现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的出发点,又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其次,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中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建设。当代中国有三种文化成分,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革命文化的传播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凝聚的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西”“马”所表征的基本价值体系之间的碰撞、交融,在中国已延续一个多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乃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与此同时,通过自身文化传统的传承与转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形成现代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这不仅是中国人希望自己如何生活的安身立命之道,同时也蕴含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希望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一切真理,不管它来自何时、来自哪里,只要是真理性认识,都可以作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养分。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基本路径。这是一条已经开始而远未走完的路,将在几代中国学人的持续努力下以及亿万民众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变得明晰。
  最后,以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展现“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当下的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取向中,不仅整合了效率、竞争、公平、正义等社会意识,而且包含着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和发展经验的跨国价值观念。中国找到一条克服现代化“负效应”、走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内在对抗的道路,并为世界历史时代的人类共处之道作出价值层次上的贡献。以此为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术体系的构建指明了目标:“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由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构建,需要回应“现代中国人应当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秩序中”,在寻求新制度——包括人伦秩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教制度——的实践过程中,确立中国现代文明的制度价值。与此同时,则是要探寻数千年文化传承中影响、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信念,在吸收、接纳源自欧美的一些现代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以中国文化中的实践智慧充实中国人的心灵秩序,并以中国现代化实践在生活方式、制度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创新,为现代人的安身立命提供借鉴。
  纵观人类文明史,中西方学术、思想大家的经典著作,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也就是说,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能够从“地方性知识”上升为“普遍性知识”。事实上,在现代情境下,人们可以基于不同的精神信念达成行为共识,并从“单纯的共识”走向“更深的共同理解”,达到行为、情感和观念的视域融合——现代性观念的“复数”或多元性,在长时段的历史行程中,凝聚为具有普遍性的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等等,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与此相应,植根于中国的“时代条件”和“现实需要”、着眼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的学术体系,也将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
  展望未来,当梁启超所言的“世界之中国”作为文明体,真正让世界人民感受到她的影响,并且涌现出一大批世界性的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同时也将是“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志强(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