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期决策视角看“吃亏是福”

2024-04-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福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人们长久以来追求福祉,也使得福文化不断发展传播。而在对于福文化的寻求中,也涌现了大量与福相关的醒世箴言,启示人们如何追求福、获得福。其中,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吃亏是福”广为流传。吃亏是福,祸福相倚,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智慧。

  证据表明吃亏会有福报

  “吃亏是福”从字面上看是悖论,因为亏和福是一对相反的关系,从学术上进行解释更是明显的悖论。吃亏是做出损害自己利益的选择,不论是从“趋利避害是生物体的基本本能”的角度,还是从目前主流经济学与决策理论所认为的“个体在做决策时应当秉承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角度,人们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做出让自己吃亏、“伤害自己”的决策。

  有趣的是,“吃亏是福”并不只是一个传说,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认可这句话,愿意相信“吃亏是福”,甚至将其奉为圭臬。例如,2014年唐辉等人发表在《心理学报》上的研究就发现,人们确实会做出在领导问责时替同事“背黑锅”、向同事借车后加满油再还车等表面上受损的吃亏选择。而他们的研究同样发现,受惠于这一选择的同事,之后有晋升推荐、合伙赚钱等机会时会更多考虑当时选择吃亏的人,因此吃亏的人实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赵翠霞等人2017年发表在《行为决策》(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期刊上的研究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中搜集古今中外名人(成功人士)的吃亏轶事,创造性地开发了一个基于成功人士吃亏轶事的量表来测量吃亏似然性。研究结果表明,越倾向于选择吃亏的人,越可能获得真金白银的现报(主观福报)和后报(主观和客观福报)。具体而言,个体越倾向于做吃亏选择,其当下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和主观幸福感越高。由此看来,人们虽然做出吃亏的、违背了趋利避害本能的选择,但这一选择却会为其带来社会认可、经济地位提升、幸福感提高等主客观的福报。

  “吃亏是福”的解释机制

  目前,对于人们为什么会愿意做出吃亏的选择,其解释机制仍不清楚。在有些人看来,吃亏的选择是在当下做出有损于自己而有利于他人的行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构念上与之类似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可看作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帮助、合作、分享、安慰等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合作与谦让、分享等同属于亲社会行为的范畴,但当前其解释机制尚不清楚。

  对于亲社会行为的代表性理论解释有如下几种。第一,社会学习导致亲社会行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行为、态度和社会规范,所谓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等成语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理论。第二,互惠促使亲社会行为发生。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本质上都是一种交换,人类行为会无意识地受到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并在社会交换中建立起交换关系。第三,弱势导致亲社会行为。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在面对自然的威胁时,独立的个体是弱小且无助的,而个体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则大大增加了个体生存的概率。饶俪琳等人发表在《进化与人类行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期刊上的研究对突发公共事件后(如汶川地震)灾区居民和非灾区居民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探索,发现随着居住地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居民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也随之提高。然而,以上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似乎并不能全面地解释“吃亏是福”,因而需要探寻新的解释视角。

  跨期决策视角的新解释

  细细剖析吃亏这一选择,尽管吃亏之人在做出选择的当前这一时间节点上看起来面临明显的损失,这些损失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但前期研究却发现,选择吃亏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将来获得主客观福报,如幸福感更高、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等。并且,回溯的时间越长、年龄越长,吃亏选择和主客观福报之间的关系就越强。如此看来,吃亏这一选择实则并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的纯粹损失,而是同时涉及“现在”和“将来”两个时间点上结果的权衡。而在行为决策领域,人们常常用跨期决策来表征这一指标。

  具体而言,从跨期决策视角来看待“吃亏是福”,其本质就是一个“先失后得”、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决策。吃亏并不只是一个单时点的损失选择,而可以视作双时点的决策,即选择“现在吃亏受损但将来获取大收益”还是选择“现在不吃亏不受损但将来没有收益”。而关于将来时间点上的受益结果,其实源自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地在“给定特征或维度集”(现在吃亏vs现在不吃亏)上做选择,而是会主动地改造表征选项的特征或维度集,在此基础上生成额外的维度会赋予“延迟”获得的值(如以后的社会赞许、名声、幸福感等)。从这个视角来看,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吃亏,人们其实是选择了“现在吃小亏,将来获大得”,而这种“先小失,后大得”的决策是更加符合生存策略的。 

  从理论上说,跨期决策似乎和亲社会行为并不相关。除了综合性期刊和本身领域所属专业期刊外,跨期决策的文献多来源于神经科学领域期刊和经济学领域期刊;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则多从纵向、发展的视角出发。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或许在于,人们在做出吃亏选择时,损失的是自己,而获利的是他人。因此,若将亲社会的解释引入跨期决策视角下“吃亏是福”的选择解释,我们亦可将“吃亏是福”理解为一个“现在利他”“将来或利己”的选项。决策者实则是在对两个时间点上的利益进行权衡,如果考虑到当下利他的价值更大,或者考虑到将来利己的可能性或结果价值更大,则更可能做出吃亏的选择。如果人们并不认可“吃亏是福”这一信条,无法看到或者生成在将来维度上自己的获益,而只能看到当下自己的损失,则很难愿意在当下做出让自己受损失的吃亏行为。

  “吃亏是福”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它告诫人们“不看一时之长短,而计量长久之得失”。对于个体尤其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吃亏是福”可以是终身受用的处事法则,在职场中不应过分计较当下之得失,而应当目光长远、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文明传承而言,“吃亏是福”的决策方法可启发决策制定者努力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而改变所带来当下的“阵痛”是为了在将来更好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吃亏是福”关系和机制的理解,则有助于推进我们对于何为“福”、如何追求并获得“福”的理解,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福文化,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中造福工程的传播和共享。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混合得失双结果跨期决策的机制探索”(7220106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玲(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