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破格晋升职称人员系列访谈之六

坚持初心 脚踏实地 为“多元一体”格局贡献更多考古力量

2024-03-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周振宇,男,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2022年6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主任,挂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旧石器考古学会委员。主要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史前海洋考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专项1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1项。主持的福建壳丘头遗址群、南山遗址的考古工作多次入选当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第二届考古学大会获评“田野考古三等奖”。个人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二届考古学大会青年学者奖(金爵奖)”、参与编写的水洞沟遗址2003—2007发掘研究报告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科研成果奖(金鼎奖)”。
  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您当时选择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的考虑是什么?
  我的学术经历比较普通,最大的特点可能是不断的交叉、融合和转换。本科阶段我接受了正规的考古学训练,人文社科色彩浓厚;硕博阶段在中国科学院,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工作后,兼顾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的考古工作。近年来重心转向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研究,这项研究融合了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这种学术经历使我并未在某一点扎得很深,取得的成绩也不算耀眼,但大大扩展了我的研究视野,拓宽了研究的广度。
  我之所以选择来我院,最重要的是因为这是国家级的社会科学研究殿堂,拥有雄厚的学术积累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前沿的学术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在科研创新和政策研究方面,我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作为国家级智库,做出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家决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我希望在这里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更重要的是我院考古所是中国考古学的顶级机构,能够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可能是大多数考古毕业生的荣耀。
  破格晋升职称给您带来了哪些变化?您的同事、学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学者反馈如何?请简要评价一下职称破格政策。
  对科研人员来说,职称很重要。晋升职称意味着我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成果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可,破格晋升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学术追求的动力。破格晋升研究员后,经过短暂的欣喜,我很快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每当想起评审会上高翔院长的谆谆教诲“作为破格晋升的研究员,必须要有引领学科发展的态度和能力”,就感觉职称破格对自己而言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动力。
  我的破格晋升也引起了同事们的普遍关注。大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人才评价的公正性和灵活性,认为这一政策有助于激发青年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学术界的繁荣和发展。
  关于职称破格政策,我认为它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打破了传统的职称评审限制,为那些具有突出才能和成果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快速晋升通道,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提升整个学术界的水平。
  在相关学术领域,您主要聚焦哪些问题开展了研究,作出了哪些创新性成果,取得了哪些学术成绩或奖项称号?
  我的研究领域主要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史前海洋考古等。近年来主要关注我国东南地区史前早期文明研究,尤其是与早期海洋文明相关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研究。在福建山区开展的考古研究为探讨华南沿海地区的稻作农业特别是粟作农业的来源问题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实物证据和新的线索,为探讨福建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生业形态、人类活动、种群迁徙与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而在沿海地区工作则揭示了该地区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相关研究深化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
  我主持的福建壳丘头遗址群、南山遗址的考古工作分别入选当年的“中国考古六大发现”,第二届考古学大会获评“田野考古三等奖”,我个人也获得了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二届考古学大会青年学者奖(金爵奖)等奖项。
  与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相比,您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个平台有何特别之处?在您的成长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学术平台、发展机会、政策激励、软硬件保障等方面,为您提供了哪些支持和帮助?
  我院与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相比,具有其独特之处。我院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多个方面,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交叉学科的合作机会。院里注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这种氛围有助于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学术热情。
  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院里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平台和发展机会。这里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优秀的学术团队,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非常好的研究环境。我可以与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院里尤其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和扶持,采取了多种举措,包括提供先进的科研设施、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数据库资源,以及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的机会,专门设立青年启动基金,帮助刚入职的青年学者快速起步等。院里还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建立奖励制度、实行破格晋升等措施,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最近又在实施青年学者导师制度和“培远计划”。这些都旨在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挑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这些激励机制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
  下一步,您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计划是什么?关于如何在长期跟踪研究中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度、如何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您有什么心得体会?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计划深化现有研究领域,以南岛语族考古研究为基础,向史前海洋文明研究拓展。同时,我现在还负责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的工作,对早期人类的探索也是我最重要的本职工作。
  关于在长期跟踪研究中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度,我认为关键在于保持对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热情。具体来说,应定期梳理和总结研究成果,反思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研究方向。
  在推进科研创新方面,关键是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此外,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拓宽知识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碰撞,可以激发创新思维和灵感,有助于推动科研创新。 
  最后,我想说的是,科研创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因此,要保持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地推进科研工作,相信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学术界和社会带来价值。同时,也要注重平衡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以便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您认为青年学者应该如何做好学术研究?对于其他拟申报破格晋升职称的青年学者,您有什么意见建议?
  科研人员在青年时代最重要的是提升科研能力和保持创新精神。要做到这两点,相关因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的热爱。热爱学术、立志为学,是持续开展研究的基础动力。针对考古学的特点,青年学者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除学术能力外,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一点要强调的是,青年学者要保持学术诚信和道德底线,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只有保持诚信和道德底线,才能在学术领域取得长远的发展。
  破格晋升既是认可也是荣誉,但不是最终目的。坚持初心,不断钻研,脚踏实地持续积累,终将获得真正的满足。
  周振宇主要代表作:
  1.《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热处理实验研究》(专著),文物出版社2022年4月第1版。
  2.《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论文),《考古》2018年第7期。
  3.《河北阳原县西白马营旧石器时代遗址2015年试掘简报》(论文),《考古》2019年第10期。
  4.《中国石器实验考古研究概述》(论文),《考古》2020年第6期。
  5.Chronology of the Paleolithic site of Xibaimaying in the Nihewan Basin,North China, inferred from optical dating of fine-grained quartz(《中国北方地区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年代学研究》)(英文论文),Quaternary Geochronology(《第四纪年代学》)2022年6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