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学的术语革命(第二辑)

2024-03-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不仅具有生产力的一般性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植根于中国大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因此,对新质生产力特殊性的理解是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维度。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仅强调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而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产力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把握新时代生产力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阅读原文】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新常态”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研判,“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长期主题,“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内在关系,并不断探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对于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阅读原文】

  

  在数字经济成为大趋势、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科学把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阅读原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立足中国国情对新时代解放与发展生产力问题的系统性战略思考,深入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实践要求和重大意义,为理论界学习、研究、阐释新质生产力指引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更为中国实践、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指引。 【阅读原文】

  

  人才兴则科技强,科技强则国家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则是践行“硬道理”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战略的龙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结合点,需要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化推进和良性循环的内在逻辑,在推动形成多重人才红利、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先行先试,以“三个先行先试”回答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阅读原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金融强国建设,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因素。通过科技创新的转化应用,形成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特征的产业创新,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而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金融强国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阅读原文】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新发展阶段谋划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创新引领未来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动能,不断谱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阅读原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实现了诸多重大突破。国家把传统要素(土地、资本、科技、人才等)与数据要素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开创性的重大政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推进,运用战略思维分析研判重大战略问题的深邃思考。从现实条件看,我国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较好基础和优势,同时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作为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决于当下,影响着未来,意义重大。【阅读原文】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技术和新制度双向驱动形成的中国特色新型生产力。实践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当前,新技术在我国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促进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独特优势,对于新时代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阅读原文】

  

  自2021年工信部要求互联网企业分步骤、分阶段解决开放互通问题以来,互联互通实践已两年有余。促进平台互联互通成为进一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流通的核心内容,也是更好发挥数据要素加乘作用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多领域、多场景下的平台互联互通,能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也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然而,推进平台互联互通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稳妥应对,做好先立后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系统工程。如何看待平台互联互通的表象与本相,特别是深入研判网络平台要素高度聚集和风险急剧扩散并存的复杂情况,全面审慎看待互联互通全过程以及动态平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对于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