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固高质量发展之本

2024-03-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新常态”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研判,“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长期主题,“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时代必然

  从“新”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历史演进的必然。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动力为生产工具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动力为生产工具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动力为生产工具的信息化,直到当今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牵引的数字化变革。过去,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是驱动传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人类开辟了数字化场域,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回顾历史,每一次颠覆性的科技创新都会带来生产工具的革命性改进,进而引发生产力系统的重塑,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并且,愈是后来的科技革命,对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愈是呈现倍增甚至指数增长效应。因此,新质生产力是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伴随技术革命性突破引致的产业跃迁升级形成的生产力新质态,是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先进生产力。

  从“质”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时代变局的必然。新质生产力是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时代浪潮而提出的全新概念。从国际看,2008年后全球范围内接连爆发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将世界经济拖入泥淖,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不断涌现出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前沿科技创新,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日趋激烈,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作用凸显。从国内看,打造更先进的新质生产力,是点燃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迫切需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的重要判断,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研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趋势性变化深刻表明,过去依靠资源投入为主的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增长新动力。因此,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的一类社会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变化的内在矛盾

  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源于存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求与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尚未广泛运用的矛盾”。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业态为主要场域。当前,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量虽然位于世界前列,但科技创新“有高原而无高峰”,原始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重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较为缺乏。我国产业体系门类齐全且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但一些产业还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以及产业体系之间存在“结构失调”“时空失调”等问题,部分领域关键技术和设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受制于人。例如,99%的汽车自动挡变速器来自进口,90%的高铁齿轮传动箱依赖进口,制动装置100%依赖进口,智能终端芯片和操作系统基本上由国外掌控,高性能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自主提供能力仍然较低。可见,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阶段,只有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实现突破、发生质变,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才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动力诉求来自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当前,新质生产力存在“更高素质的劳动者需求与人口结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2021年我国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4%,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过去我国依靠人口红利成长为“世界工厂”,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加剧,劳动人口占比下降,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逐渐失去成本优势。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新人口红利的形成需要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才厚度优势,才能符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新领域新赛道配置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指向

  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堵点。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畅通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衔接培养路径,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重点培养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打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壁垒,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石。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和职业教育的枝干作用。要优化分类办学体系,建设满足多样化人才成长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应用型、技能型高等教育,培养集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加快构建“中—高—本—研”贯通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级体系,满足制造业不同岗位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理顺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处理好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多管齐下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生产工具、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未来潜力

  新质生产力赋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形成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基础与前提,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比超80%,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械等领域,这些行业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新质生产力不意味着对传统生产力的简单替代或否定,而是一种应用和赋能的理念,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产业,避免陷入忽视传统产业的认知误区,不能将传统产业等同于落后产业、夕阳产业、高污染产业和产能过剩产业。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技术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传统产业是培育新兴产业的基石,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众多新兴产业都以传统产业为基础进行迭代升级。要加快探索和拓展新兴产业应用场景,以传统产业的巨大市场规模为新兴技术提供多维应用场景,进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未来产业是基于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以新兴技术作为驱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的产业,当前仍处于萌芽期。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新增长引擎,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未来产业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

  (作者系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吴屹桉(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