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学的术语革命(第一辑)

2024-03-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为基础的重大理论创新,引发国内外普遍热议、学界高度关注。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导向,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价值、科学内涵、实践路径等重要论域,本报邀请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和刘舒杨、刘蓝予、尹俊研究员,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的中国话语表达逻辑与实践发展趋势。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系统性生产力理论,不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阅读原文】

  

  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2024年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和全国两会期间就新质生产力及其发展问题作出重要论述与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和指出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至此,新质生产力已形成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阅读原文】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时代中心任务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可以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 【阅读原文】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作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新质生产力是产生于高质量发展并指导新的发展实践的新的生产力理论,需要从学理上进行阐释,说明其理论要素与实践要求。 【阅读原文】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是未来指引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统领性战略。新质生产力本质强调问题导向,但如果对其理解过于庞杂,使得新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包罗万象、放之四海皆准的“政策箩筐”,不利于有效的制度改革、精准的政策形成和社会凝心聚力。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产业经济学逻辑的角度,将新质生产力解读为一个技术突破和制度探索各自展开又相互促进的过程,以期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学理认识。 【阅读原文】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性目的技术,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对于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阅读原文】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关键路径,而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共同指向与必然要求。从基本规律层面系统厘清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寻找更优路径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 【阅读原文】

  

  21世纪至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掀起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浪潮,推高了电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产业的升级拓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区块链技术、赛博安全等颠覆性技术的演进,为生产力的历史性转折带来了崭新机遇。同时,大国博弈、制造竞争、地缘冲突的复杂斗争局势,对前沿领域先进制造、社会生产力变革、综合国力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抢占以数字化底座为基础支撑的未来产业制高点,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焦点和核心,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阅读原文】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不同于连续性科技创新和突破性科技创新,颠覆性科技创新是科技创新塔尖上的明珠。如果说连续性科技创新是新长出的一片树叶,那么突破性科技创新就是新长出的一条树枝,而颠覆性科技创新则是新长成的树干,这个新树干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由原来的树干所设定的游戏规则,这正是颠覆性科技创新的颠覆意义所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唯有加强颠覆性科技创新,才能占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才能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阅读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简单地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改变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和生产关系,实现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的社会分工,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次的人机分工不同于以往简单的体力、智力再分配,还需要考虑人、机、环境优势如何融合的问题,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工作方式、职业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加速推动着各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可以预期新质生产力必将更加广泛和深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一变化。 【阅读原文】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具有一个重要特征——不确定性,蕴含诸多新的伦理风险。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加强科技创新,也要加强科技伦理风险治理,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伦理治理的关系,营造适合科技创新的伦理环境。 【阅读原文】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通过两条主要途径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支撑起大健康产业这样的新兴产业,二是对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产业这样的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同时,也可以认为,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与基础的新兴产业的生产力,以及依据该核心与基础对传统产业的重大升级换代产生的生产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