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全面增强。同时,我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全面创新,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开创新局,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入新阶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新时代以来,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开展理念信念教育、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水平。
一是设立国家烈士纪念日,建立健全党和国家荣誉功勋表彰制度体系。二是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评选活动。三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水平。从总体上看,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对提升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精神力量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武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表现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凝聚力;表现为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鞭策中华儿女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精神;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表现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信心;表现为对崇高理想的无悔坚守和为人民牺牲奉献的高尚情操;等等。
围绕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和国家进行了多方面的部署。在文化建设的目标上,坚持把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核心目标。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文艺创作的导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产品的评价标准上,坚持正确处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导向上,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运行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国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的目标出发,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此后,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展开。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治理、转变政府职能这四项任务,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有序推进。
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视制作、发行、广电传输和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了国有文化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国有文化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全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党中央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方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得到深入推进。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我国文化领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全面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为目标,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