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在线举办

2023-12-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江晖 陈能颖)12月3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首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副教授召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市社科院、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3所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位学者在研讨会期间发言或与谈。本次研讨会从跨学科和跨文化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人文社科议题,受到国内学者和高校师生关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茂生教授主持开幕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他表示,“机器人人文”概念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学者程林提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曾多次举办外国语言文学与AI融合发展、世界机器人文化等领域跨学科和跨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校期待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机器人人文”这一前沿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因为在人形机器人成为战略需求的当下,思考人机关系也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命题。

论坛海报 通讯员供图

与会人员在线合影 通讯员供图

  关注机器人人文问题

  程林主持上午的跨学科分论坛,七名学者发言或与谈,内容涉及传播学、科技哲学、伦理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机器人人文研究丰富的学科延展性。清华大学陈禄梵博士在报告中回顾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阶段展望,其对技术趋势的呈现引起了参会学者和听会师生的强烈兴趣。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社会对AI认知主体性的探讨显示出明显的机器人泛灵论色彩,这是古老的机器有灵论的新体现,我们对这种现象不能采用简单的否定,而应该通过康德式的前提追问与反思,来理解当下的机器人人文问题。华南师范大学闫坤如教授从概念、研究范畴等方面梳理了机器人伦理与机器伦理的差异,指出机器人伦理只有作为以人为责任主体的伦理学,才能在伦理立场、研究进路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真正实现机器人合乎伦理的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燕教授借助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了机器与技术物作为行动者的实践本体特征,指出应该将人与机器定位于广阔的行动者关系网络之中,才能更加有效地探讨如何在行动者的传播实践中重组人机关系。

  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通过对19世纪之后文学作品中人机共存想象书写的分析,指出人类对非人智能的恐惧由来已久,玛丽·雪莱和麦克尤恩的作品中大多描写了紧张的人机关系,我们需要考虑人类需要一种与机器人和谐共存的新范式以应对当下世界,而人文主义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中山大学江晖副教授基于研究团队系列成果,从研究对象、领域和方法的变迁趋势出发,梳理了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假设在50年间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指出该理论的覆盖范畴已经从机器人外表拓展到虚拟数字人领域,目前存在三种主要的发展进路,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积累,但其背后隐含的哲学问题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副教授从1770年的“人造智能”现象出发,在欧洲思想史中分析了这种仿人智能出现的原因及引发的结果,并指出我们通过“人造智能”现象可以窥见人工智能理念的发展历程。

  多角度聚焦机器人人文研究

  下午跨文化分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吴湜珏珊主持,九名专家发言或与谈。吴湜珏珊从西方思想史尤其是法国哲学视角出发,阐释了西方机械身体观的形成。她认为中世纪解剖学、笛卡尔“机械论”、 法国医生拉·美特里“人是机器”论和法国作家利尔•亚当的小说《未来夏娃》是找寻机械论身体观脉络的重要线索,而且这种机械身体观仍能对未来人类身心关系和身体存在图景产生影响。南开大学冯原参考德勒兹与加塔利对机器的定位,将中国科幻小说的机器叙事区分为“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两类文化层面,前者主要围绕科学普及、科研普及、反思殖民与资本社会发展等主题展开,后者则寻求中国历史文化思想的原型与科学新兴范式的同构,并试图消解中西文化壁垒以思考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北京科技大学梁晓晖教授通过分析《像我一样的机器和像你一样的人》、《蓝色之下》和《弗兰吻斯坦》等机器人叙事作品,指出机器人具有建立在人类知识基础上的独特思维,身体仅是其思维的载体并依赖于思维所做出的决策,同时小说也对人类思维是否一定依赖于物质存在这一问题做了辩证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孙旻乔以弗利茨·朗的科幻电影《大都会》和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的同名漫画《大都会》为例,探讨了文艺作品在机器人形象塑造中的性别问题,介绍了日本早期机器人文化发展过程中性别问题的特征,指出这些特征变化与日本近现代的社会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华南师范大学王瑜副教授以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科幻动画中的女性机器人形象为例,梳理了各个时代女性机器人在外形和功能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体现的社会文化隐喻,指出日本科幻动画中的女性机器人想象更多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的影响。

  武汉大学文学院郑翠怡博士围绕伦理学中关于“人性”的讨论,通过对比德国人工智能叙事中呈现出的新倾向与日本传统宗教神道教的认知论,探讨了脱离传统人文主义思维模式、模糊人物边界的认知方式能否为后人类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朱恬骅则聚焦战后德语科幻的代表人物赫伯特·弗朗克,并指出,他将严肃文学的创作技法引入科幻创作,在人工智能题材的作品中探讨严肃的社会政治议题,并运用控制论技术思想对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未来进行推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阎美萍以科幻小说《S.N.U.F.F.》和影视剧《超凡女仆》为例,分析了俄语科幻中的女性机器人叙事的历史沉淀及20世纪新变化,这在对人机关系的刻画上有明显的体现。中央财经大学霍盛亚副教授等从后人类、国别性等视角出发,对以上报告做出精彩点评,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程林在闭幕总结中表示,随着AI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机器人人文议题的现实意义与日俱增,它有着丰富的研究文本和多样的文化特色,是值得国内学界不断合作推进的跨学科和跨文化前沿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