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把握建设网络强国的三大着力点

2023-10-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建设网络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就网络强国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也要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把握好建设网络强国的着力点,尽快补齐短板弱项,以网络强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发展,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必须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涉及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是网络强国的基础。2021年9月1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体现出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视和布局,对网络强国战略推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制约。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芯片、操作系统等基本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激发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创造力,牢牢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性。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关系到网络空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算法推荐正在营造具有“信息茧房”“群体极化”“圈层化”效应的新型的网络空间氛围,深度伪造、发帖机器人等大规模出现,加剧了网络舆论生态的复杂性。解决这些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还要回到技术本身,通过技术和技术应用创新,破解网络空间治理难题。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繁荣的网信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的持续性动力。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建设网络强国要持续推动网信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网信产业仍有一些不足。如,受限于专利壁垒和技术封锁影响,我国在芯片、半导体面板制造等高端核心技术上有明显短板,光刻机只能生产14nm工艺。又如,信创产业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水平较低,产品化程度、产品性能与质量都有待提高,信创产品种类多技术整合难度大,信创产品应用场景较少。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信创产业、数字产业等网信产业,通过网信产业发展为网络强国注入持续动力。

  发展网信产业目标在于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我国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显示,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20.5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连接数超过“人”连接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这是网络强国战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将进一步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随着网信产业的发展,我国信息惠民便民也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服务全面普及,“互联网+”教育、医疗等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可见,网信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网络强国的动力,更是惠民便民的重要路径。为了推动网信产业发展,维护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为网络强国战略保驾护航,我国不断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网络强国战略夯实了产业发展的法律底座。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高素质的网信人才队伍

  网络强国,网信人才是第一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信人才培养,“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在战略层面重视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培养网信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论述了网信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他强调,要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把优秀人才凝聚到技术部门、研究部门、管理部门中来。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在网信人才培养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要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需求出发,解决终端普适化、网络泛在化、系统服务化和应用智能化所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战型应用型人才。2016年,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宏观指导和政策统筹,在已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为网信人才培养注入了强有力的支撑。

  网信人才培养要重视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网络强国战略涉及网络舆论、意识形态、数字经济等众多方面,这需要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理工科人才,也需要新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网信人才,要重视各个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叶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