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形式

2024-05-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5月20日,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和上海市普陀区总工会等主办的“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创新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与集体协商”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与会专家认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罗峰表示,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护与集体协商关乎民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发展新就业群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形式,能让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切实提高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唐磊认为,政府在引导企业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方面,政府的理论指导和宏观政策至关重要。
  在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刘淑妍看来,应更多关注人类在智能时代中的发展和生活状态,关注年轻人在互联网行业面临的就业困境和不确定性,通过发展新就业群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当前社会现状和实践进行回应。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彭勃则认为,做好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和集体协商工作,是统筹安全与发展、筑牢安全韧性城市底座的重要基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提高,需要从根本上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成为城市的主人。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琪表示,加强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护,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民主问题。我们在大力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同时,需要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特别要关注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形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