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考古现场
>
现场传真
“中国最早汉字”已发现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2025-10-27
作者:
何凡、周华山、郝明曦、史丽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湖北日报讯
(记者何凡、通讯员周华山、郝明曦、史丽)10月25日,宜昌秭归县三峡移民博物馆前,百名群众及文化爱好者铺开笔墨,共书八个古文字:朱、隈、爻、龙、五、田、文、八。这些发掘自秭归柳林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古文字,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是迄今所知的最早汉字。
柳林溪遗址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三峡库区蓄水后没于水底。上世纪60年代,该遗址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
“柳林溪遗址是位于长江边的一个平台,地势较低,淤积土层中依然留存有大量古人类生活的器具和痕迹。”秭归县文保部门专家周浩介绍。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他多次前往柳林溪遗址调研勘察。
1998年至1999年,三峡工程蓄水前,文物部门对柳林溪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达1325平方米。发现遗迹主要有墓葬和灰坑,出土遗物以石器和陶器为主。
遗址中,1000余件特殊器物——陶支座震动考古界。修复后较完整的100多件陶支座上,留存有232个刻划符号,为追溯汉字源头提供了关键实物佐证。2022年,柳林溪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今年,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冯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符号中存在早期人类的文字。目前已发现了八个单字:朱、隈、爻、龙、五、田、文、八。
记者在三峡移民博物馆看到,三件柳林溪遗址的陶支座上,规律的契刻符号清晰可见。一件顶面刻有八组“五田文”的陶支座,“五”字与甲骨文的“五”字相同;“田”字与甲骨文用于农田的“田”字别无二致;而“文”字的写法则与甲骨文完全一样,这些都证明了7000年前的中国先民,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文明观。
秭归县文联主席王猛表示,三峡移民博物馆展示的柳林溪遗址古文字,彰显了秭归作为早期汉字发源地的独特文化定位,也让民众深度感知到中华文脉的悠久传承和生生不息。
【编辑:齐泽垚】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
开创监察法学新局面
广东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