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鹤上扬州——杨吴和南唐时期的扬州城”展览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出

2024-0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骑鹤上扬州——杨吴和南唐时期的扬州城”展览于2023年12月26日至2024年4月14日在南汉二陵博物馆特展厅Ⅱ展出。该展览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博物馆联合主办。

 

开展现场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展览聚焦了杨吴、南唐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展出文物83件(套),生动讲述杨吴、南唐时期扬州城、大运河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葬俗等社会历史文化风貌。

  本次展览的亮点主要有:一是这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策划推出的五代十国主题系列展的首个原创临时展览,也是国内首个聚焦杨吴、南唐时期扬州城的文物展。二是展览以“小切口”呈现“大历史”,通过“扬州城—大运河—扬州人”层层推进的叙事线索,用生动丰富的考古材料展现杨吴、南唐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以及扬州城市和运河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历史和城河互动的发展关系。三是展览展出的錾刻金佛造像、胡人棺饰、鹤棺饰、产自国内名窑的精美瓷器等精品文物,以及寻阳长公主墓、吕德柔墓出土的一批精美木俑首次集中面向公众展出。四是扬州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是闻名遐迩的国际商业都会,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一批与佛教文化东传、伊斯兰教传播、陶瓷贸易等密切相关、具有鲜明丝路文化特色的文物。

观展市民拍照留念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本次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淮左名都”,主要介绍考古发现视角下的杨吴、南唐时期扬州城格局,通过张康、姚嗣骈等人的墓志记载,印刻着五代十国鲜明时代特征的“周元通宝”铜钱、“都省铜坊”铭铜镜,勾勒出扬州城从唐末、扬吴到南唐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迁脉络。第二部分“千里长河”,通过扬州考古发现的产自定窑、越窑等不同窑口的精美瓷器,錾刻金佛造像、带供花飞天装饰的铜耳坠等精品文物,以及曾淹没在历史中、通过考古重现于世的鲜活人物——信奉道教的粟特商人康周行,“外肃儒风、内皈释氏”的读书人徐延佳等,展现了扬州城在大运河与丝绸之路交织影响下人才汇聚、文化多元、商贾云集、繁华富庶的历史风貌。第三部分“人生只合扬州死”,通过杨吴、南唐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墓葬及出土文物,如城北乡中信泰富?嘉境墓葬区、城北乡三星村侯庄组墓葬区等公共墓地,谢俯军墓、田氏墓,以及寻阳公主墓、李娀墓、钱匡道墓、吕德柔墓等贵族墓,全面展示这一时期扬州人的丧葬制度、葬俗与生死观念。

观众拍摄展出文物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观众认真端详展出文物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本次展览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策划推出的五代十国主题系列展之首个临时展览,旨在依托本院(馆)特色,利用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为公众逐一呈现五代十国历史文化面貌,打造五代十国学术研究与交流阵地。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现阶段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该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也能够真实、立体、全面地呈现于公众视野,现存及考古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出的木雕鸡俑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展出的木雕人首龙身俑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展出的木龟俑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展出的南唐时期金手镯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展出的人型银棺饰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本次展览是扬州、广州两地文物部门和考古文博单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考古成果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合作之举,是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南汉二陵博物馆春节期间为观众奉上的又一道文化大餐,让广大市民朋友在家门口体验“二十四桥明月夜”“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情画意。观众朋友观看“骑鹤上扬州——杨吴和南唐时期的扬州城”展览的同时,还可以走进南汉二陵博物馆常设展“汉风唐韵——五代南汉历史与文化”,参观康陵遗址展厅,穿行于广州、扬州五代十国的历史场景之中,沉浸式感受两地交流互鉴的历史往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