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树立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大支柱 助力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

2023-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因此,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建立健全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主要依托ABCD技术,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 AI)、区块链(Block 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并深度融合其他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从而促进未来教育形态、教育模式与教育内涵的重建与变革,以求最终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了我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确定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主要发力点,全力以赴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是在校园文化环境、教师队伍建设、系统体系构建等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在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树立“文化、师资、体系”三大支柱,助力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建设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校园文化,树立人机协同的“文化”支柱
  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虽然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动力,但技术仍然不能取代人的价值。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首先,大力宣传推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统一的学校组织文化认同。营造良性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在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集中力量推进数字化转型,也更有利于促进人与数字信息技术和谐共生,实现人机融合,从而建构出良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文化生态。
  其次,重构校园文化系统生态,优化数字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改进数字化教学课堂模式,为学生创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班级管理从静态监控转型为动态诊断,教学评价从单一标准转型为个性化测评,学习模式从一对多的被动灌输转型为多对多的主动探索和团队协作。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切实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阻碍人类的发展。因此,教育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应当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每一位教育参与者,形成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并积极利用新兴技术加速建成“智慧校园”,拓展校园文化的载体形式,优化校园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从而建立人机协同、融合发展的数字生态文化。
  培养具备创新型数字化素养的教师队伍,树立德才兼备的“师资”支柱
  如今新兴技术日新月异,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但无论未来教育现代化的路在何方,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仍然不会发生本质转变。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下称《计划》)的通知强调,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为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该《计划》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风向标。
  首先,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推进优化师德师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统筹安排,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同时,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以德为先,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其次,建设全国畅通、灵活科学的数字化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所谓“全国畅通”,即一方面加强与教育、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的横向合作;另一方面打通从乡镇级到省市级直至国家级的联合培养路径,使优秀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全国上下的资源。所谓“灵活科学”,即数字化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既要以大数据为驱动、以数字技术为牵引、以创新人才为目标制定科学的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又要持续开展培养实践和试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得优秀教师能够人尽其才,丰富资源能够物尽其用。
  最后,培养教师与时俱进的数字化自我意识,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型与重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数字化素养和自我意识的提升与转变。应当充分贯彻“数字技术赋能教师发展”的基本方针,鼓励教师广泛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的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
  打造复合多元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框架,树立科学成熟的“体系”支柱
  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既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逃避的历史进程,也是我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核心方式,更是我国“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高屋建瓴的战略格局,更需要全盘谋划、统筹安排,树立科学成熟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体系。
  首先,切实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政策,加强特殊地区的先行试点与重点帮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数字化转型具体要怎么转?要转些什么?应当从实践中得到答案。可以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选择条件适宜的单位,建立一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试点学校。同时,重点关注经济基础落后、人力资源匮乏的省市,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全国一盘棋,注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其次,进一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营造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良性环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自创建以来,累计浏览量达320亿次,访客量超2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荣获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但平台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未来应当各方合力统筹规划,围绕高效的数据处理、便捷的公共服务、开放的对外交流以及科学的技术应用四大方向,加速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
  最后,开放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方面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有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成果辐射全民;另一方面,使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更加公开透明,有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美好期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蒋洪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姚一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