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之道

2022-07-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将激励广大高校积极进取,主动作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信念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纯正的底色。正是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旗帜和灵魂。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孕育成熟的先进文化因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孕育了红色基因,也是红色基因最为丰富的资源宝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史,证明了高校改革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导地位贯穿高等教育发展史,从革命时期陕北公学就开创性地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到新中国成立后强调“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成功完成接管和改造旧式高等教育,实现了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再到改革开放后积极探索高校领导体制改革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已成为高校的根本领导制度,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

  中国现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新型高等教育,根本的经验就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大学最为鲜明的红色基因和纯正底色,是高举红色旗帜,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输送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前提,是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不二法宝”,更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遵循和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基本遵循,需要准确把握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把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血脉融入人才培养之魂。毫不动摇地始终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红色育人道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坚持党的领导,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也是高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没有党的坚强有力领导,高校的立德树人就会迷失方向,教育教学中没有革命的红色基因,脱离中国现实,教育教学就会失去灵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历经战火洗礼具有纯正红色基因的高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更加需要锚定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学校高水平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工作,建设好“让党放心、不负人民”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党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出更加富有红色传承的力量。在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元的现实状况下,高校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性、规律性相结合,把世界高等教育普遍规律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把解决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实际问题和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经验相结合,将扎根中国大地与放眼世界相结合,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相结合。

  目前,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标志着我们朝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新时代,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加快构建基于自主知识体系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深挖故事中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强化思想引导与价值观塑造,引领学生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做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作为。

 

牢记初心使命,筑牢信仰基石,把稳思想之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道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和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党的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的彰显。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我国高校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其信仰、宗旨和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内化为赓续不断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更要时刻将国家和民族命运扛在肩上、记在心中,树立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自觉,更要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自信。把红色基因有效融入时代新人的培养过程,切实发挥红色基因的导向功能、形塑功能和涵养功能,用“强国有我,请党放心;使命在肩,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为了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带来的挑战,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对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需求,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不仅是稳当下、抗风险的现实需要,也是利长远、固根本的战略选择。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这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和指导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更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遵循,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高度概括,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中创造了底蕴丰富、底色浓郁的红色文化,在历经百年的奋斗和发展历程中,早已经铸就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血脉和红色基因谱系。红色文化深深根植于党的革命实践之中,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时代背景、人物、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高校而言,要不忘本来,传承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好红色文化,把红色历史、革命故事、原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石,能为一流大学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作为基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离不开对党的革命实践的历史叙事。高校可以借助口述史、人物传记、文物资料发掘等方法和渠道来生动真实地再现光辉卓越的革命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效拓展和强化青年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知,营造“学史明理”的氛围,提升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真切感悟,达到唤起红色历史记忆,激发学习和奋斗激情与动力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奋力建设底蕴深厚、格调高雅、特色鲜明、传承创新、与时俱进、催人奋进的学校文化,让青年学生充分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浸润感、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用红色文化涵育一流人才,不仅需要全面覆盖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师上岗培训,使之成为师生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还需要构建覆盖全体高等教育系统的校史校情教育体系,让传承红色基因成为高校系统的自觉行动,落实在办学发展各方面。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起心怀祖国、心怀人民的价值观,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学生红心向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面貌,用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勇挑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重任;激励引导青年学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具体而言,立足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等基本设施优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宣传好、传承好红色文化,加强对学校办学历史资料和关键人物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弘扬校史红色基因,推动红色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传承红色基因,结合学校历史和实际,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以实际作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讲好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光辉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创业竞赛等方面充分展现担当作为,培养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把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生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一神圣誓言。

 

坚持内涵式发展,强化教育服务,确保人才质量,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教育强国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通过了解中外高等教育史可以发现,世界各国的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也都遵循面向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而形成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办学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目的就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在于解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准确把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以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要始终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积极投身于国家需要的关键领域,着力提升综合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国家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从人民群众鲜活的创造中发掘思想智慧、提炼真知灼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积极努力,始终向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方向迈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扎实立足中国大地的根基,才能确保高校始终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服务的正确道路上行稳致远,才能切实发挥好社会功能,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及人民需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等教育服务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是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历史经验证明,高等教育一定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生共长,互为支撑。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有一个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其提供人力、智力和知识资源的支撑。“四为服务”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建设发展方向。因此,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需要新期待,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进一步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撑的教育自觉。同时,高校要坚守为人民办大学的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秉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为服务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而不断努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全方位迈进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站在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节点,高校必须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在服务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着眼于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不断推出更有分量的科研成果;着眼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展前瞻性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引作用;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问题进行独创性研究,为推动世界发展提供中国理论、中国智慧。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也没有经验模式可以照搬移植甚至嫁接,只有扎根中国大地,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与发展改革事业实际,紧密结合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实际需求,探寻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规律,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和挑战的科学研判与前瞻性应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价值遵循,坚持用发展改革的方法来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赋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顺利实施。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建设一流大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掌握科技话语权,培养关键性人才,突破技术壁垒是复兴路上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高校要立足学科专业齐全的人力智力资源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科和学术支撑,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战略顺利实现,牢牢把握“十四五”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战略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开放,推动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作者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现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