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邂逅国际关系

2023-1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电影是现代社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消费品之一,全球化以来的电影展示了世界的多元化,呈现出了国际关系和社会的诸多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社会讨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近期电影《奥本海默》,掀起了一波观影热潮。这部电影以二战期间的奥本海默为故事原型,讲述了他领导一群科学家制造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及其所遭受的政治迫害与审查的故事。电影呈现出了发明原子弹时美国国内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因此,电影引发人们的激烈讨论:奥本海默到底是不是美国的“普罗米修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是无止境的,除非出现不可逾越的力量,因此曼哈顿计划应运而生。在这部电影中,“曼哈顿计划”的研发中心被设置在隐蔽区,研发人员需要使用化名,并接受政治审查,签订保密协议,究其原因是担心苏联会迅速追赶美国的核武器技术。以上这些电影元素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关联。

  事实上,国际关系在电影中有多重表现形式。第一,国际关系元素可以作为时代背景呈现,电影通过虚构、缔造或重现不同的故事,展现不同的主旨。其中,将故事背景限定在二战期间的外国电影有《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等。第二,国际关系可以作为构成电影的主要线索,含有国际关系元素的电影也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与越南战争有关的电影《我们曾是战士》《现代启示录》等。这些电影的拍摄都是基于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环境,而这一环境的塑造能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情。

  五彩斑斓的调色板。电影中的国际关系元素可以提高观影者的浸入程度,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更深入地认识到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他国国家形象和社会现实,包括社会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价值、风土人情等。在《奥本海默》这类传记电影中,人们可以在电影创作者搭建的与国际关系相关的时代背景中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人物角色的个性、思想品格与内在能量。

  国际关系元素与电影相结合,还可以大大提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不过,由于电影时长的限制,像书籍或其他文字材料一比一“重现”现实也几乎是不可能的。电影理论学家对电影叙事与社会现实之前的关系就存在两种观点:“忠于原文”与“创造”。不同电影的“创造”自由度与叙事手段大不相同,这也造就了电影的不同取向——扭曲现实、升华现实或反映现实。

  由于电影“创造”的方向丰富,灵活性强,电影制作者常常按照一定的意图与期望进行发挥,这也决定了它在公共外交中的重要性。当含有国际关系元素的电影作为公共外交手段时,往往服务于特定的目标。

  当然,电影的“娱乐化”特点也容易使人放松警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的世界观与社会观,具有“培养”“涵化”受众的作用。在战争期间,电影作为权力作用下的产物的特征更加明显,各国政府都会对电影产业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内容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借你一双慧眼看电影。国际关系题材类的电影经常涉及价值观输出,这一现象在好莱坞电影中尤为突出。在美式好莱坞电影中,拯救世界的英雄往往是“美国白人”,价值偏见、政治正确更是随处可见。有些国家一直扮演着特定的形象,比如俄罗斯的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往往是负面的。在电影产业愈发大众化的过程中,如果观影者接触到不真实、不客观的国际关系元素,很容易被误导。同时,对现实世界与电影世界呈现的差异化心态会产生扭曲,甚至使得一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受到不良的影响,损害他国民众自尊心。某些西方大国利用电影产品进行文化输出,打造有利于自身的话语霸权,并对他国的文明进行“妖魔化”,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当然,对普通观众而言,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有时很难辨识什么是电影中的真实,什么是电影中的虚幻。但在意识形态问题仍然存在于国际政治的当下,我们在享受电影盛宴的同时,也不妨学着让自己多一双慧眼,多一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而不是陷入“楚门的世界”。

  电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媒介和渠道。然而,电影毕竟属于多重参与的文化产品,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复杂的社会现实,通过怎样的方式与国际关系进行互动,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现实,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究的话题。

  (作者系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研究助理;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汪书丞(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