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墨西哥研究国际大会在济南举行

2025-08-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8月16日至17日,中国墨西哥研究国际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大会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北京中拉教科文化交流中心和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等机构协办。来自中国、墨西哥、韩国、日本、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官、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文化教育机构等代表共50余人出席会议。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以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为特色。首日关注亚洲学术界对墨西哥文明,特别是中墨文明交流互鉴的研究;次日聚焦实用经验分享,强调学术研究和西班牙语教育如何同出海企业的需求相契合。
  大会开幕式上,多位嘉宾先后致辞,围绕中墨交流与合作发表真知灼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研究员回顾了自己十二年前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访学的经历,指出了中墨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墨西哥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塞尔吉奥·奎阿泰克(Sergio Kwiatek)介绍了墨西哥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指出民众之间的合作与理解是双边关系的根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驻华代表处主任诺君辉教授(Adalberto Noyola)则强调深入认识墨西哥的现实价值,突出了其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以及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和西语国家战略伙伴的重要地位。复旦大学西葡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程弋洋教授结合中墨在教育、学术、艺术等领域的长期互动经验,指出双方已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网络。亚洲墨西哥研究委员会代表、日本墨西哥教师协会主席西尔维娅·马丁内斯(Silvia Martínez)则表示,墨西哥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嘉宾们围绕“墨西哥研究在亚洲的重要性”“跨文化对话”以及“中国企业出海墨西哥的本地化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院长常福良教授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加快人才培养并推动专门用途西班牙语教学,以更好服务中墨合作。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伊比利亚美洲研究所所长赵英贤(Jo Young-Hyun)博士结合恩里克·杜塞尔的解放哲学与乌托邦理论,提出跨文化理解的新视角。日本名古屋中京大学全球教育中心吉野达也(Yoshino Tatsuya)教授则介绍了在日本开展西班牙语教学的经验。中国墨西哥商会执行副主席维克多·卡德纳(Víctor Cadena)强调,中国企业要想扎根墨西哥,必须正视文化、法律与社会合规,并积极融入本地社会。与会嘉宾一致呼吁加强跨国协作,共建区域性墨西哥研究体系,并从教育、文学、历史、哲学等角度探讨女性社会角色、跨太平洋交流等议题,强调翻译与传播在促进南南互动中的价值。
  作为推动西班牙语教育改革以及学术界和企业界融合发展的重要步骤,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墨出海研究院成立仪式。院长沈正良表示,研究院旨在将企业家的实践智慧与学术理论相结合,帮助中国企业既“出得去”,又“落得下”。
  作为会议组织方代表,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负责人赵芳副教授和诺君辉教授共同做大会总结。他们指出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的墨西哥研究进入新阶段。它不仅深化了中墨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还为构建中墨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未来,中国的墨西哥研究将更多地从学术走向实践,让知识为两国发展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主办方供稿)
【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