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全球发展倡议引领国际发展合作行稳致远

2024-02-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将推动发展问题置于国际议题的核心。面对百年大局,全球发展倡议是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公共产品,传达了中国的全球发展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凝结着中国的智慧和经验,呼吁全球以发展这一最大公约数,凝聚国际共识、携手应对挑战。

  两年来,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地实践取得突出效果。2022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进一步向国际社会阐释全球发展倡议的深刻内涵,宣布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32项务实举措;2023年7月,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在京召开,成为国内外各方共商全球发展大计的开放平台。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包括联合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倡议,70多个国家参与在联合国平台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发展倡议给予了积极评价,倡议写入中国同东盟、中亚、非洲、拉美、太平洋岛国等合作文件。

  两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发展中角色的提升,加上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地与实践效果突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加速转型。特别围绕倡议的八大重点领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已取得一系列早期收获,200多个“小而美”合作项目开花结果,减贫、教育、卫生等领域合作机制不断拓展。此外,中国创新发展融资渠道。中国政府成立总额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设立共建全球发展项目库、资金库;中国金融机构推出100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还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署融资合作文件,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盖茨基金会签署合作文件。

  10年来,“一带一路”发挥出了宏大的全球价值。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其中,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重要成果文件,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一带一路”还在全球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为共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融资、打通了发展瓶颈,建成一大批关乎发展命脉和前景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随着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开启,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是互联互通,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在三个方面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首先,“硬联通”是重要方向。一直以来,中国发挥基础设施领域的传统优势,通过国际发展合作积极配合“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例如,为服务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国援建了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瓜达尔港东湾快速路、边境监控系统等项目,促进中巴形成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和产业合作为重点的合作布局。

  其次,“软联通”是重要支撑。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紧密对接共建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积极提供软援助支持。以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和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培养各领域人才,加强政策对话,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治国理政经验。为提升贸易便利化,中国向巴基斯坦援助边境监控系统,向孟加拉国、蒙古国、肯尼亚、吉布提等国援助海关集装箱检测设备。为促进资金融通,中国援老挝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帮助老挝实现了境内发行银行卡的联网通用。

  再次,“心联通”为重要基础。10年来,我们诸多“小而美”的援助项目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生根发芽,为当地民众生活带来了福祉。中国在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三国开展的“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就是典型的例子。该项目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将中国的整村扶贫经验带到了东南亚,提供了基础设施、物资、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等多种援外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乡村治理方案,从扶贫到扶智,有效提升了援助的综合效应;二是以云南、广西和四川扶贫单位为实施单位,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区位优势;三是受援国充分参与,中外成立共管项目办公室、当地村民深度参与实施,既有利于项目的推进,也有助于可持续性的实现,有效提升示范村的自主发展能力。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提供2万个来华研修研讨名额和500个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名额在内的30余项援助成果。未来,在硬件和软件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心联通”将是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加大投入力度的方向。除了政府部门之外,需要广泛的社会组织参与和交流,需要更多的中国民众“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只有这样,合作才能够可持续,才能够充分建立起民众间的信任。

  未来,高质量的国际发展合作是关键。实现从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的转型需要在政策、国际传播、多元国际合作以及自身管理与风险防范上多下功夫,挖掘我们的比较优势,在既有的经验上做好总结,在国际舆论场围绕发展议题多实践、多发声、多对话、多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想/整理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