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融合与方法竞合:生命历程研究新趋势

2023-03-21 作者:王殿玺 赵玉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4

摘  要:为了应对20世纪60年代后在社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生命历程研究形成了风格不同的两种范式,北美范式强调能动性对个体毕生发展的影响,而欧陆范式则认为生命历程是社会结构影响的产物。两种范式的分歧是明显的,这也引发了2000年以后生命历程跨学科研究成果的整合。理论方面,学者们构建了“生命历程立方体”综合框架,试图将联结个体和社会情境的生命历程关键概念和机制系统化。方法方面,竞争轨迹分析方法集合事件史分析和序列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尝试弥补不同方法的缺陷。在生命历程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情境的生命历程研究大有可为。

关键词:生命历程;生命历程立方体;竞争轨迹分析

作者王殿玺,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100084);赵玉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38)。

  生命历程理论自创立以来以其包容性逐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为理解社会变迁过程中个体生活和行动的逻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生命历程理论的最初构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作者托马斯和兹纳尼茨基(Thomas and Znaniecki)利用信件和个人自传材料分析移民群体的生命历程。二战后,美国学者艾尔德(Elder)将生命历程研究方法体系化和规范化,他所著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是生命历程研究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著作。自此,生命历程研究开始关注宏观历史事件和国家行为对微观个体生命历程的塑造影响,强调总体和综合机制对制度化生命历程的建构。随着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发展,队列(Cohort)、年龄分级(Age-graded)、社会时间表以及历史时间等核心概念被引入生命历程研究,丰富了生命历程理论的话语体系。

  随着现代化的逐渐深入,社会领域发生了新变化,如未婚同居、婚外生育以及灵活就业等现象不断涌现。社会领域的新变化既为生命历程研究提供了新的事实,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了北美范式和欧陆范式。两种范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如何看待结构和能动性的二元对立关系,北美范式强调以能动性为导向的个体毕生发展,而欧陆范式突出生命历程的多维性视角,认为生命历程结构受社会环境特征和过程约束,是社会力量作用的产物。两种范式都存在一定缺陷,针对这些缺陷,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对两种范式进行整合,其中在理论方面形成了融合一系列命题的“生命历程立方体”;在方法方面形成了事件史与序列分析方法的结合体——竞争轨迹分析。

  生命历程研究并非一个封闭的研究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及犯罪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而其本身也因应社会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迭代。生命历程作为研究个人与社会连接的重要研究取向或分析视角,对分析我国当下社会转型期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吸收借鉴国外生命历程研究成果必须掌握其历史脉络,本文站在历史演进的视角对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生命历程研究领域变化进行梳理,评议最新进展,希望推动我国生命历程研究发展。

  一、能动性与结构之争:20世纪末以来的生命历程研究范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新自由主义政策广泛推行以及第一次人口转变完成,社会形态和个体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新的社会人口现象不断涌现,个体生活安排和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家庭领域非婚同居迅速增加;就业领域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者出现并增多,这些都消解了生命历程的规范排序。面对生命历程形态的多样化,如何解释这种新现象成为新命题。基于结构和能动性的二元对立关系,以能动性和毕生发展为研究取向的北美范式与以生命历程整体轨迹和秩序结构为核心的欧陆范式先后形成。

  (一)个体能动性与毕生发展观的融合:北美生命历程研究的延展

  经典生命历程理论确立了生命历程框架的能动性原则,强调个体根据其所处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以构建自己的生命历程。艾尔德作为生命历程研究的先驱,在其学术生涯后期致力于完善的生命历程理论体系中有着毕生发展理念的影子,同时也为毕生发展理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土壤。近些年,北美的生命历程研究以能动性原则为基础,进一步融合了毕生发展观,试图明确个体生命历程选择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意的、有能动性的人类行为的产物,而与能动性概念相关的一系列概念也被认为是发展心理学对生命研究的核心贡献之一。

  尽管北美生命历程研究强调生命历程的变化部分取决于个体能动性,并且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化和在生命历程关键转变阶段的有意识努力来改变生命历程,但是具体的影响路径并未完全厘清,而毕生发展观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毕生发展观的计划能力认为个体对自身发展的积极规划以及执行能力形成了特定生命历程轨迹,计划能力强的个体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且在生命历程早期取得成功,能够对后来的生活产生累积性优势影响,这一观点与生命历程的累积优势和劣势理论相契合。希特林(Hitlin)和艾尔德认为生命历程能动性与未来有关,无论是个体对未来改变能力的主观感知,还是对预期生活机会的主观判断,只有当个体明确生活的未来目标或愿望,能动性才是重要的。生命历程研究将个体能动性视为生命历程轨迹的内在机制,个体通过制定目标增强行为实现的能力,而不断改变和调整生命历程轨迹。

  在发展心理学中,人类能动性概念常与“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和“自主”(autonomy)等概念交替使用。发展心理学和生命历程研究之间的跨学科融合主要体现在对结构与能动性关系的理解上,“结构内的能动性”模型认为生命历程不仅是社会制度、文化和历史的结果,而且是决策、行动、控制和人格的结果,社会环境中的特征和过程与个体的特征、能力和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生命轨迹。

  沙纳汉(Shanahan)提出的“有限能动性”与“结构内的能动性”模型类似,旨在整合行动导向和结构导向的观点,认为个体或群体的能动性不是无限制的或不受约束的,而是情境性的,与客观的或主观感知的时空环境相联结,可以根据过去和预期的目标进行调整。

  生命历程理论与毕生发展观的融合拓展了研究视野:一是生命历程是个体有意识的选择性适应目标或环境的过程;二是个体能动性不是无限制的,不仅受个体一生不同年龄和阶段的约束,而且还受社会环境与文化规范体系的影响;三是个体能动性不仅要揭示生物遗传、认知、动机、意志和情感的个体内部和个体间差异,而且要了解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世界,才能促进自身的最大化发展以及拓展社会互动关系。总之,20世纪末以来,北美的生命历程研究者正是以个体能动性为理论线索,进一步拓展了北美生命历程研究的毕生发展范式,体现了发展心理学与生命历程研究的相互借鉴和进一步融合。

  (二)以结构为基石的整体视角:欧洲大陆生命历程研究方法论的突破

  由于受到社会力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个体生命历程可能不是简单地遵循有序的线性轨迹,不同维度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生命历程,这引起了研究者对生命历程总体结构和整体轨迹的关注。在欧洲大陆兴起的生命历程研究整体视角(holistic perspective)强调生命历程的多维性,试图全面、整体地概念化生命历程,从个体一生的角度来描述个体所经历的生命事件和人生阶段,特别是研究个体随着时间变化的整个轨迹,以呈现个体一生的变化过程(见表1)。

  整体视角将生命历程视为一个有意义的概念单元(Conceptual Units),而不是单独的原子片段,它将不同生命领域中的角色或状态聚合成整个生命历程轨迹。这一视角超越了仅关注单一生命事件的局限,能够使我们理解生命历程中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视角的观照下,每个生命历程轨迹都由一串字符表示,类似于生物科学中用于编码DNA分子的字符。整体视角提倡纳入复杂事件、角色的次序,旨在描述所定义的生命历程轨迹的复杂过程以及构建生命历程轨迹的“理想类型”,多专注于社会、家庭和工作等生命历程轨迹。这意味着,不仅应关注生命事件的发生时机,还应关注生命事件发生的顺序、生命事件之间的持续时间以及它们的潜在重复性。整体视角能够使我们研究生命历程演进中的多维生活领域,同时考虑生命事件的发生时机、持续时间和顺序。此外,这种方法还允许我们通过构建个体较长时期(年龄)跨度内的整体生命轨迹,以剖解生命历程的内部结构。

  对生命历程结构变化的研究则构成了欧陆范式的核心议题之一——生命历程的(去)标准化,即是否存在明确的“规范基础”来规约生命事件的发生顺序、时间安排以及生命历程结构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总体稳定性或变化。生命历程的去标准化并不是一个涉及所有生命历程领域的一致性趋势,在不同社会群体中遵循着不同的步伐,具有明显的队列和性别差异,家庭和职业轨迹的去标准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队列差异,而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轨迹上。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整体视角考察向成年过渡这一特定生命阶段的变迁机制,这些研究往往集中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生命历程领域,如居住、婚姻、生育和职业的单个或联合轨迹。

  二、范式融合:生命历程综合理论模型的建构

  虽然北美和欧陆两种研究范式相辅相成,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但两种范式研究预设的分歧往往导致因果分析的片面性,而且会损害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价值中立原则。艾尔德作为生命历程研究的开创者,虽然其学术研究主要归于北美范式,但他在学术生涯后期也意识到范式分歧导致生命历程研究中概念与命题繁杂,尝试进行理论整合。正如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分歧增大,学者开发出混合研究方法,生命历程研究者也在进行理论整合的尝试。贝尔纳迪、惠宁克和塞特滕(Bernardi,Huininkb and Settersten)提出的“生命历程立方体”框架是进行生命历程理论整合的重要尝试,该框架试图融合已有生命历程理论命题,建构生命历程研究的概念体系。“生命历程立方体”作为抽象推理得到的理想类型,为后续研究者开展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生命历程立方体”的出现

  贝尔纳迪、惠宁克和塞特滕提出了包括一系列命题的生命历程综合理论模型,称之为“生命历程立方体”(The Life Course Cube,见下图),试图整合和系统化联结个体和社会情境的生命历程关键概念和机制。该理论工具的基点在于将生命历程看作个体行动者实施和经历的多维行为过程,这一过程源于改变传记状态(biography status)的个体行为和经历的持续发生,并由跨时间、领域和层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关系所维持。具体而言,贝尔纳迪等将个体i在年龄x和时间t时的行为传记状态定义为向量bsi(x),以描述个体在年龄x时各生命历程领域的状态,并将其称之为传记状态变量。一方面,这些变量是多维的,可以是个体不同领域的传记状态,如婚姻、就业领域的状态;另一方面,这些变量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并受历史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基于生命历程的多维行为解释倾向,贝尔纳迪等认为生命历程理论应该考虑个体行为随时间的“非线性”变化,即在生命历程的各个领域区分个体行动引起的传记状态变化,并解释个体行动者从一个传记状态bsi(x)到下一个传记状态bsi(x+1)的转变。本质上,贝尔纳迪等学者对生命历程概念的重新定义带有行为主义的色彩,其源于传统生命历程框架的个体能动性原则。正如贝尔纳迪等学者所陈述的,若要将生命历程概念化为复杂的行为过程,必然依赖于个体能动性理论;个体在预测生命历程行为后果时,总是试图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尽可能清晰地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换言之,个体试图在行为投入和获得之间寻找到主观平衡,通过实现生命历程状态的转换,在不同的需求维度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生命历程立方体”是生命历程及其影响机制的综合表示,其将影响个体生活的复杂性因素降为三个维度:时间(time)、层次(level)和生命领域(life domain),分别对应于图中的时间轴、层次轴和生命领域轴。时间维度(时间轴)是指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领域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轨迹,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状态及其变化。在时间维度上,该框架借鉴了毕生发展观的思想,强调个体在时间轴上的老化与终身发展。就层次结构而言,区分了三类传记状态层次,即个体内部(innerindividual)、个体(individual)和超个体(supraindividual)。个体内部层面意指个体的遗传、生物、生理和心理属性,其作为个体内在的条件、资源是生命历程不同领域行为的结果;个体层面主要包括教育、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结构性成就和特征、个体所投资的资源以及拥有的法律权利和社会地位;超个体的状态变量层次,涉及影响生命历程不同阶段个体行为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私人的与正式工作中的关系、网络和组织等微观环境以及法律、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宏观制度安排等,而这些社会文化环境形塑了个体经验和行动的“外部”社会机会结构。生命领域轴则用来表示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领域,如家庭、就业等生命历程领域,以行为和生命事件为标识,由不同生命历程状态所构成。

  (二)“生命历程立方体”的结构

  在“生命历程立方体”理论框架中,根据时间、领域和层次三个维度,可以进一步呈现生命历程结构内部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基本层面上,包含与时间、领域和层次相关的三个一阶(firstorder)相互依赖关系。其中,与时间相关的依赖关系是指当前和未来的生命历程状态或结果与之前的经验和资源相关,体现在时间轴上不同时点生命历程结构的依赖性,通常借助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预测(anticipation)和转折点(turning points)三个机制实现。生命领域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不同生命领域(如工作、家庭)的行为互联而产生的,其涉及整个生命历程中的目标设置与资源分配问题,即个体应该如何协调不同的生命领域之间的关系(如协调工作和家庭关系等),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将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生命历程领域中,以实现目标行为的有效结果。生命历程不同层次的相互依赖性,意指将生命历程与个体的内部倾向、心理与生理功能相联结,将个体的行动与他人的生命历程相关联,将生命历程中的个体行为和社交网络以及“外部”社会机会结构相联系。

  三个一阶相互依赖关系本身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三个二阶(secondorder)相互依赖性。第一个是时间相关的依赖关系与多层次结构之间的联结,其代表着时间轴与层次轴之间的交互作用。第二个是多层次结构与多重生命域之间的联结,其代表着层次轴与生命领域轴之间的交互作用,意在表达的核心问题是:超个体层面的不同子系统功能如何与生命历程的不同领域相对应并相互协调,个体层面的行为如何参与不同的生活领域并相互兼容,个体内在的心理—生理功能如何与生命历程的不同领域相关联并相互适应。第三个是时间相关的依赖关系与多重生命域之间的联结,其代表着时间轴与生命领域轴之间的交互作用,说明不同生命领域行为受时间或年龄的影响(如生育行为的年龄模式),以及不同生命领域行为在时间上的交互影响(如早期的教育对当前与未来职业地位的影响)。

  “生命历程立方体”还可以识别三个三阶(thirdorder)相互依赖关系,即连接时间有关的相互依赖、生命领域间的相互依赖和多层次结构间的相互依赖,其核心在于理解相互依赖体系的协同性或运行逻辑,既要考虑过去的生命历程状态对未来生命历程结果的影响,又要考虑外在因素的宏观作用。三阶相互依赖性意味着,如果不承认行动者的期望与未来的相关性(与时间有关的相依性),不考虑个体过去的经验(与时间有关的相依性)以及特定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的机会、限制和构成之间的关联性(多层次结构间的相依性),就无法理解不同生命领域间(如工作、家庭)的行为随时间变化的模式(生命领域间的相依性)。

   (三)“生命历程立方体”的特点及局限

  “生命历程立方体”框架,将生命历程视为一个多维行为过程,并构建了跨时间、生命领域和层次的相互依赖体系。“生命历程立方体”框架的特点有三个方面。

  首先,理论框架的综合性。该理论框架整合了生命历程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提供了生命历程的综合观点,结合和超越了艾尔德提出的一般性原则和范式,以其逻辑性、系统性和包容特征为综合生命历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一方面,贝尔纳迪等学者对生命历程研究中存在学科分歧的基本概念、解释机制进行了系统化的思考,并以行动理论为视角,构建了生命历程相互关联维度的综合体系,为描述生命历程的相互依赖性和过程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使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均能在综合框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生命历程立方体”框架整合了与研究生命历程演变相关的所有特定机制,故该理论框架是解释性的,通过多方面的相互依赖维度来解释生命历程的复杂结构和非线性变化。

  其次,理论命题的经验性。本质上,贝尔纳迪等学者试图识别和构建一种默顿所提出的中层理论,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基本机制连接所有变量,连接抽象宏观理论与具体的经验问题,从而促进理论与经验的统一。特别是作为一种启发式的理论工具,其对生命历程不同维度相互依赖性的厘定以及所形成的逻辑命题,使不同学科的研究者能够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并在综合的多层次和多维框架中找到分析视角,不同学科可以通过建立相互联系的假设检验生命历程立方体的不同模块。

  再次,理论体系的包容性或可拓展性。“生命历程立方体”中大部分空置的空间为未来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方向和可能,能够促进跨学科的合作和知识累积。比如,海克豪森和布克曼(Heckhausen and Buchmann)在检验“生命历程立方体”的过程中,引入了发展渠道化(developmental canalization)和社会渠道化(societal canalization)的概念,分别代表个体和超个体的过程,以揭示社会结构对个体追求生活目标的动机以及自我调适过程的影响,增强了对不同层次之间相互依赖性的理解。

  “生命历程立方体”将散存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涉及生命历程的概念体系化,并建构了一系列的相互依赖关系,拓展了生命历程理论综合框架,但“生命历程立方体”理论框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其以行动理论为基础,将生命历程概念化为自我指涉的能动性过程,但对历史背景、空间位置的作用以及不同系统间的互惠互动与交换的关注较少。例如,没有考虑可能产生新生命历程结构或改变生命历程状态的个体互动过程、共同价值或共同能动性过程。第二,“生命历程立方体”没有体现艾尔德所强调的“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尽管此原理可能会以“相互联系的生命历程立方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对微观个体生命历程之间的彼此联结考虑不足。第三,“生命历程立方体”强调个体随时间生命状态的年龄分级变化,但是较少体现生命历程变化的队列效应。个体通过出生年份定位于历史时间和社会变化中,以历史年代作为标志的历史时间体现着个体在历史中的相对位置,不同的历史时间代表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差异性影响。相邻的出生队列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差异明显,出生队列便成为观察社会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引起队列差异的纽带,而“生命历程立方体”对此考虑相对较少。第四,“生命历程立方体”框架应用的情境适用性。生命历程在现代化的稳定社会中,会受到成文或不成文制度的影响而产生结构性,这是在相应条件下具有相对普适性的抽象理论层面,也是这个框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应用之处。然而,生命历程的变化内涵会随社会文化或情境而异,这是运用该框架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借助该框架开展经验研究时,需要慎重考虑这种经验性前提。

   三、事件模型与轨迹模型的竞合:生命历程研究方法的发展

  生命历程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统计分析技术的更新密切相关,自从更高效的统计软件出现后,生命历程定量研究逐渐增多。虽然北美和欧陆范式并没有独占某种研究方法,但也体现出在研究方法使用上的倾向性。有意思的是,美国学者阿伯特(Abbott)发明了序列分析方法,但此种方法却被欧陆范式的学者使用和改进,其主要原因在于序列分析方法更能体现出宏观社会结构变化对生命历程轨迹的影响。生命历程研究的定量分析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传统:事件史分析和序列分析,但两者各有缺陷,竞争轨迹分析方法(competing trajectories analysis,CTA)结合了两者的优势,促进了生命历程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

  (一)事件史分析法与序列分析法

  由于传统生命历程理论关注宏观事件对生命历程的影响以及微观生命事件的相互联系,往往采用基于事件的分析方法探讨生命事件的发生机制,试图将生命历程图景分解为具体的构成要素(事件、角色等),以寻找生命事件时间安排的基础成因和发现生命历程中的因果关系。基于事件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事件史分析技术来实现,事件史统计分析模型通过将事件时间与解释变量(协变量)联系起来解释生命历程的动态变化。通常,用于事件史分析的生命事件包括:入学、离开原生家庭、同居、结婚、生育、离婚、进入劳动力市场、失业、退休以及迁移等。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生命历程研究的欧陆范式以轨迹次序的整体分析方法为方法论基础,试图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凝视整个生命历程图景。整体分析方法以序列分析为统计实现工具。20世纪9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阿伯特(Abbott)参照生物学对不同基因序列进行匹配的研究,将序列分析从生物科学领域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中。后经过斯托弗(Stovel)和博兰(Bolan)、莱斯纳尔(Lesnard)、廖福挺等学者的改良,该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生命历程序列的重要方法。序列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所采集的受访者生命史信息构建其生命历程状态序列,即用一串字符或数字来对个体生命历程状态轨迹进行编码,而后通过最优匹配方法计算不同个体的生命历程序列的不相似矩阵(序列间的距离),再以距离矩阵为基础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形成生命历程状态的模式类型,并以聚类后得到的生命历程轨迹类型为因变量进行因果机制探讨。序列分析方法(Sequence Analysis Method)为生命历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使我们能够通过生活历史和事件矩阵来衡量整体生命历程。

  基于事件的分析方法与基于轨迹的分析方法是生命历程研究中两个相互竞争的传统,生命历程研究者可以基于所回答的问题在事件定义的多状态事件史模型和平行生命历程领域的多通道序列分析之间进行选择。当研究者想知道经历某个生命事件的风险时,可以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来拟合两个事件之间的持续时间对关注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其优势在于可以深入探究生命事件发生的因果逻辑,特别是能够分析时变解释变量对特定事件或竞争事件发生的影响,并且该方法可以处理删截的观察个案,从而允许包含未完全观察到整个生命历程周期的个体。当研究者想了解区分生命历程统一性的关键因素以及所定义的生命历程轨迹形态时,可以使用序列分析方法实现生命历程研究的整体观点,即基于生命事件的发生时间、次序和间隔而形成的生命历程联合状态轨迹,通过最优匹配算法计算轨迹序列差异而生成生命历程轨迹类型,从而发现典型的生命历程轨迹模式。

  事件史分析和序列分析也存在不足之处。以事件为主的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特定生命事件及其发生机制,而很少关注事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故艾尔德(Elder,1985)将其称之为“短视的分析范畴”(Shortview in Analytical Scope)。序列分析旨在从整体上探索生命历程轨迹,因而研究完成整个生命历程周期的个体是最理想的,而那些未完全观察到或删截的序列通常被忽略,这意味着样本中最年轻群组的轨迹通常会从分析中删除,故可能会造成样本选择的偏误。

  (二)竞争轨迹分析:事件史与序列分析方法的结合

  在整合和检验生命历程跨学科理论观点的背景下,为了克服事件史分析以及序列分析方法的局限,施图德等学者(Studer et al.)提出了竞争轨迹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序列分析与事件史分析的优势,即首先使用序列分析来研究生命历程中主要事件的次序和间隔,而后采用事件史分析框架来研究生命历程开始的时间和所遵循的轨迹,即使用序列分析处理多个状态和事件及其可能的相互作用,而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处理被删截的观察并分析生命历程的时间性。竞争轨迹分析方法能够将第一个事件的发生时间与生命历程开始之后事件的排序和间隔分离开来,同时允许将第一次事件发生之前测量得到的时变变量纳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时变解释因素对生命历程的历时性影响。

  具体而言,竞争轨迹分析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提取序列,即以生命历程序列中第一次观察到的事件或状态变化为标准,在预先定义的时间跨度内为每个生命历程轨迹抽取观察到的子序列,从而避免第一个状态的时间跨度对轨迹类型识别的影响。例如,如果预先定义的时间跨度为L,而T是序列中第一个观察到的事件的发生时间,那么则可以提取T到T+L时间范围内的子序列。二是在提取所需要的子序列之后,便可使用序列分析方法将子序列聚类成有限数量的类型,这些子序列类型能够识别事件及其次序的差异,代表着生命历程的典型模式。对于在预先定义的时间跨度内,没有观察到任何事件发生的个体和在第一个事件发生之后观察期没有达到L个时间单位的个体而言,则定义为删截,而删截的轨迹序列直接进入事件史分析中。三是将序列分析与事件史分析相结合,从而允许将删截案例纳入分析。在识别子序列的不同类型之后,可以使用离散时间模型分析生命历程开始阶段(所定义的标志着生命历程开始的第一个事件)的影响机制,以及运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生命历程轨迹类型的影响。

  作为生命历程研究的新方法,竞争轨迹分析通过专注于所定义的生命历程中的第一个事件发生之后的事件序列,允许在分析中包含删失轨迹,从而可以规避序列分析方法在轨迹类型识别时通常由第一个相关事件的时间差异决定的不足。同时,竞争轨迹分析通过设定时变因素影响的时间范围,可以将宏观或微观时变变量的影响纳入分析,克服了序列分析难以纳入时变信息的限制。此外,该方法通过研究个体在第一个事件后的生命历程轨迹而克服了事件史方法通常一次只关注一个特定事件的局限。

  虽然竞争轨迹分析对事件史分析和序列分析进行了较好的结合(见表2),但也有一定的不足。首先,从前提条件来看,不管是序列分析还是竞争轨迹分析,均允许研究者在总体轨迹的基础上区分不同领域的具体轨迹,如婚姻、职业、健康等轨迹类型,但需要讨论能否将单独的轨迹合并成一个总体轨迹以及分析这些具体轨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解释不同动态轨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是该方法成立和应用的假设条件,也是应用该方法时需要回答的理论前提。其次,从数据条件来看,竞争轨迹分析同样以生命史数据为基础,这些数据往往是回顾性的,让受访者回忆几年前或几十年前发生的事件可能会导致记忆偏差并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这也是竞争轨迹分析法的应用局限。再次,应用竞争轨迹分析法同样需要定义生命历程领域和状态,所定义的生命历程领域和状态不同,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使得研究结果难以比较。最后,竞争轨迹分析法并未解决状态序列转换成本设定的主观性问题,不同的成本设定会影响轨迹序列距离的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性结论与讨论

  生命历程理论在经历了以艾尔德四条基本准则为代表的传统生命历程范式后,基于结构和能动性的二元对立关系,先后形成了以能动性和毕生发展为研究取向的北美范式与以生命历程整体轨迹和秩序结构为核心的欧陆范式。当前生命历程研究进入综合发展阶段,生命历程跨学科研究成果的整合成为主要议题,研究者试图系统化生命历程的关键概念和特定机制,并初步建构了“生命历程立方体”综合框架。与生命历程理论的发展脉络相对应,生命历程研究方法也经历了以事件为主的分析方法,到以轨迹为主的分析方法,再到兼具事件与轨迹的竞争轨迹分析思路。生命历程新进展以理论与方法论的转换与发展为基础,以统计分析方法的创新与成熟为凭借,进而达成与个体生命历程事件和轨迹的跨度性、多维度对话。

  自从艾尔德提出生命历程理论以来,无论是在理论视角上,还是在方法创新上,生命历程研究已经在欧美学术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中国生命历程的研究可谓刚刚起步,亟须发展中国场景下的生命历程研究或对中国人生命历程的研究。近现代以来,中国发生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剧烈的社会变迁为生命历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毫不夸张地说,近现代以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发生过如此巨大的变化,也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适宜开展生命历程的研究,基于中国情境的生命历程研究应大有可为。对生命历程研究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的评述,有助于我国学者掌握生命历程研究最新动态,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进入生命历程研究领域,共同推进中国情境下的生命历程研究。

  原文责任编辑:李文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陈静)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