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进程评价:理论与实践探析

2022-05-05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三大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摘  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作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三大体系”建设的“风向标”和“助推器”。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形势下,“三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有关“三大体系”建设的评价应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反映“三大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在厘清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与思考“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内容和要求、指标体系构建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三大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崔建民、王子豪。

  课题组成员:孙晶、刘普、汤井东、王继锋、王静、郝丽、黄海燕、田甜、云帆、孙婉婷、宫照融。

  执笔:孙晶、黄海燕。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全面阐释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职能。以“三大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职责。开展“三大体系”建设评价,则担负着为“三大体系”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能,面临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加快推进“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显得尤其必要和紧迫。

  一、“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三大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定程度而言,谋划好、实施好“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等于抓住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牛鼻子”,可以纲举目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加紧密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精准聚焦国际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从而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地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推动重大理论和学术思想创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大体系”建设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泛,研究任务艰巨。“三大体系”建设评价贯穿“三大体系”建设始终,对“三大体系”建设全过程起着指引、监督的重要作用。其中,有关评价方案、原则、指标等的制定,对“三大体系”建设起着方向和指南作用;有关评价机制、评价程序等的设立,是能否科学、客观、公正反映“三大体系”建设质量好坏、水平高低的关键;合理、有序地实施评价,可以有效监督、及时纠偏“三大体系”建设中产生的问题;有关评价结果的反馈,则是对“三大体系”建设现状的总结,也是下一步调整科研规划、整合科研资源的重要依据,为更高水平的“三大体系”建设开拓了思路,启迪了思维。

  “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是破除“三大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方法。党的十八大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5?17”重要讲话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致广大而尽精微”,涌现了大量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和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赓续传承了优良的学术传统。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现阶段“三大体系”建设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健全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配、提高学术原创性创新性影响性、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等方面与“5?17”重要讲话的战略目标还存在差距,影响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此同时,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切实破解“三大体系”建设难题,有很多渠道和途径,而有效的评价能及时发现“三大体系”建设中的短板,通过对学科体系不健全、学术体系不完善、话语体系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查漏补遗,能及时发现和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效解决;“三大体系”建设评价可以进一步提升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品质,以及作为主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群体和个体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互动机制的品质;通过对已经或将要发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行评价,能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同时社会实践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总之,通过“三大体系”建设评价,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评价目标,可以有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和研究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高效健康发展。

  二、正确认识“三大体系”建设及其评价

  “三大体系”建设的内容,是“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主要对象。由于“三大体系”建设内容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体系化、系统性的特点,厘清“三大体系”主要建设任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则是实现“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一)“三大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及三者之间关系

  有关对“三大体系”建设具体内容的认识,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的同志,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都进行过大量探索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界对构建“三大体系”内涵本身的认识,尤其是对在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范围内,如何正确理解学科、学术、话语这三个核心概念,以及学科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学科”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或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如语文、数学等。学科体系是指由科学研究的若干基本领域或分支以特定方式联系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整体,大致包括学科建设、学科理论和学科支撑等内容。“学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学术体系是指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即围绕特定研究对象形成的学理性知识,按照一定的内在学理逻辑与叙述次序所形成的学术认知体系。“学术体系”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原理、观点、理念、学说、知识等,以及研究方法、材料、工具等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命题观点、理论学说、研究方法是学术体系的核心。“话语”指言语,说的话。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的外在表达,是对理念、认识、见解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理论、实践问题的抽象和概括。话语体系具体可分为政策话语、宣传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等不同层次的内容。

  “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学科体系是“三大体系”的基础,是学术创新的根本依托,同时也是话语创新的重要载体,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都建立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之上。学科体系不扎实,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与支撑,学术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决定着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话语体系是“三大体系”的形式与出口,是学科体系的载体和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也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有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话语体系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略,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必然要求,在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对照“三大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将“三大体系”建设评价分为学科体系建设评价、学术体系建设评价、话语体系建设评价。

  在进行学科体系建设评价中,要注重学科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是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源头和根基,评价学科建设是否立足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否立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的站位,是否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等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评估学科规划布局、学科结构、学科融合、学科研究力量等重点内容,评估学科体系建设是否能够形成特色鲜明、定位清晰、优势突出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格局等。

  在对学术体系建设进行评价中,要注重学术体系建设是否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特征,是否能够提高学术原创能力,构建起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是否能够综合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评价学术体系建设,可重点评价学术体系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情况,评价其提出反映时代需求、占领学术前沿的学术命题的情况,以及评价学术体系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学术观点,提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理论学说等情况。

  在话语体系建设评价中,重点评价话语体系建设是否能达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评价其是否能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是否能从打造概念入手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等情况。以这些要求为标准,有关宣传话语建设的考核,主要评价包括围绕新时代重大思想理论创新,提出适应多层次理论宣讲活动的宣传话语,构建政策话语的阐释平台的情况,以及推动政治话语与各个学科、概念、范畴之间融通情况,形成符合学术特点的表述方式、表达风格情况。评价政策话语建设,主要评价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发展和安全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趋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基础性战略性紧迫性问题,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对策研究能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建言功能的情况;评价大众话语建设情况,主要评价哲学社会科学面向大众、引导大众、服务大众的能力,用朴实的话语说出深刻的道理,传播阐释好理论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评价国际话语建设情况,主要评价围绕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文化合作、学术互鉴、对话互动,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情况,以及展现中国思想,提出中国主张,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声音等方面的情况。

  三、构建“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的“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本着评价指标应能够直观反映“三大体系”建设状况,同时也能够实现“三大体系”建设可测度、可考核、可评价的原则,课题组以评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三大体系”建设情况为例,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关探索。

  (一)学科体系建设评价指标

  学科体系建设评价,是为了进一步引导“三大体系”建设单位加快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互为支撑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因此,可以把学科体系建设作为一级指标,把学科布局、学科发展、研究力量、平台支撑、教材建设五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

  第一,学科布局。重点考核马克思主义对学科发展引领力;学科布局与本单位定位发展的适配性。评价要点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本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学科布局情况,即学科布局符合时代和实践发展需要、与本单位职责任务适配情况;学科结构情况,包括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体系构建情况;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同发展、相互支撑,以及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求的情况等。

  

  第二,学科发展。重点考核学科地位、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要点包括:考察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如学术史研究状况,在国内外的地位和水平等;评估该单位独有学科或特色学科的建设情况;评估学科创新能力情况,主要考察前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发展的即时性、创新性、有效性等特征。

  第三,研究力量。重点考核人才队伍、学科带头人、人才梯队建设等情况。评价要点包括:人才队伍数量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情况,与学科方向匹配度,以及满足学科建设和科研任务需求情况;特色学派、学科带头人或高水平稀缺人才组成情况;科研创新团队情况,包括团队水平、稳定性、影响力情况;青年人才培养举措及成效情况,以及青年人才成长情况;科研人才获得重要学术荣誉的情况,如获得“百千万”“四个一批”等荣誉称号情况等。

  第四,平台支撑。重点考核资料支撑、学术外延等情况。评价要点包括: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学术资料库、数据库等开发应用情况;主管或代管的学术社团、非实体研究中心通过发挥科研组织、学术评价、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作用,对学科建设推进和影响的情况;主管期刊对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引领作用情况等。

  第五,教材建设。重点考核教材编撰和质量情况。评价要点包括:教材阐释本学科的学科概念与理论的情况;教材反映国内外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的情况;在同类教材中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的情况,以及教材获得奖励情况等。

  (二)学术体系建设评价指标

  学术体系建设评价的目标,是为了助推加快形成立足全球视野、引领学术前沿、体现原创能力、服务国家战略的高质量学术体系。按照这个目标,可把学术体系建设作为一级指标,命题观点、理论成果和学术方法三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

  

  第一,命题观点。重点考核提出或创新标识性理论命题、概念或观点情况。评价要点包括:提出原创性、标识性理论命题、概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理论支撑作用情况;提出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学说,形成理论框架,为推进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引领作用的情况等。

  第二,理论成果。重点考核完成科研任务及成果产出情况。评价要点包括:承担完成上级交办科研任务情况;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质量情况;成果出版、论文发表以及转载引用率情况等;相关理论成果发挥学术影响力作用的情况等。

  第三,学术方法。重点考核研究方法创新能力和科研支撑手段发挥作用情况。评价要点包括:根据研究实际需要,发挥现代科研手段,推进研究方法融合创新成效情况;建设与研究任务相适配、功能完善的调研基地、实验室的情况;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以及利用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研究的情况等。

  (三)话语体系建设评价指标

  话语体系建设评价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加快形成反映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融通中外的高质量话语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可把话语体系建设作为一级指标,把宣传话语、政策话语、大众话语和国际话语四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见表3。

  

  

  第一,宣传话语。主要评价宣传阐释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舆论斗争的情况。评价要点包括: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研究,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任务情况,以及编撰理论论著,在“三报一刊”上发表理论宣传文章情况;参与有关部门政治理论宣讲活动情况;通过不同形式对错误思潮、错误言论辨析批判、发声亮剑、解疑释惑的情况;设立专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的情况;接受媒体采访,进行理论宣传阐释的情况等。

  第二,政策话语。重点考核咨政建言、服务社会情况。评价要点包括: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服务,研究成果对各级政府部门决策及制定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产生影响的情况;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积极提出对策建议并被采纳或获奖的情况等。

  第三,大众话语。重点考核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打造学术普及平台情况。评价要点包括: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搭建学术传播普及平台,打造学术普及品牌读物,发挥图书馆、博物馆宣传普及作用,以及开展学术普及主题活动和学术普及宣讲活动等情况;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学术普及和宣传情况等。

  第四,国际话语。重点考核中国议题设置、国际学术交流、对外学术宣传平台建设。评价要点包括:推进对外学术交流,加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议题设置,积极阐释宣传中国实践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情况;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与重要国际学术组织、著名智库、知名大学的学术交流情况,以及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发挥作用情况;组织出版和发表优秀中译外著作、论文情况,有关国际学术论坛、外文期刊、外文网站等对外学术宣传平台建设情况;在海外出版或发表学术著作或学术论文情况等。

  四、“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注重系统、科学、公平

  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三大体系”的建设进展,引导学科学术话语建设的发展方向,其构建亦需更加系统、科学、公平,以符合“三大体系”建设实践发展需要。目前,在“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明确“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与“三大体系”建设、整体评价与专项评价的关系

  “三大体系”建设是“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基础,“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是“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导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配套的制度规章为表征,内里则深刻地凝聚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标准、价值、方向和期望。为了使“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更加突出“三大体系”建设这一核心任务,更加全面地反映研究机构“三大体系”建设总体成效,“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系需要对标对表“三大体系”建设,结合科研绩效考核工作实际情况,按照保持延续性、强调普适性、突出时代性、注重综合性的原则,科学识别和建立核心评价指标,客观、公正地对“三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价。

  现有“三大体系”建设各类专项评价,从成果、平台、人才等方面对“三大体系”建设评价都有所涉及,这些专项评价基本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各环节,也是我们全面建立“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系的基础和支撑,但是专项评价只从一个侧面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某一局部的情况,不能全面反映“三大体系”建设整体的情况。需要在现有成熟的专项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专项评价内容,深入推进现有各专门评价与“三大体系”建设整体评价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系统完整地从“三大体系”建设整体角度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活动展开评价,同时要注意避免重复评价、多头评价,切实减轻考核压力。

  (二)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

  由于“三大体系”建设评价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征,在评价手段的采用上,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撒胡椒面”,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分类评价与系统评价相结合,科学设定评价体系的考核重点、指标权重和考核周期。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科研生产与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实现对重要人才、阵地、规划、项目、资金和奖励等科研资源的合理有效评价,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科研评价生态。

  要注意短期考核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目前,多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教学单位科研绩效考核,主要做法是以年度为考核单位周期,针对长期性科研建设的评价还有待完善和加强。“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既需要较为客观地考核年度科研绩效,也需要注重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规律合理设置不同评价周期,做到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实施聘期评价制度,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三大体系”建设评价考核周期,倡导建立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的评价模式。

  (三)完善“三大体系”建设评价配套体制机制

  完善“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制机制,是实现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的充分条件。构建“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评价制度设计,营造有利于“三大体系”建设的评价制度环境,确保评价工作落地见效。

  推动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充分实现激励作用。“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结果,对促进科研资源公平有效分配,推进奖励制度创新等配套制度改革,以及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强研究单位“三大体系”建设主体责任,针对“三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短板,设计改进方案。根据评价考核结果设计激励方案,在科研绩效考核中按相应指标权重适当核增或核减分值,真正推动科研单位“三大体系”建设能够根据进展情况,实现动态优化改进。

  注重加强对评价人才的培养。“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与发展进程中,需要建立一支坚实的评价人才队伍,培养一批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人才,确保“三大体系”建设评价能够真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从“三大体系”建设出发,又以建设发展“三大体系”为目标,明确评价学学科发展趋势,真正把握学科发展规律,掌握科学评价理论和方法,推出优秀评价研究成果,从而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健康优质发展。

  (四)顺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发展要求

  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环节。唐代魏徵曾提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形象地说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三大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构建“三大体系”评价体系,要注重树立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理念。我们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针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同特点,从促进实现二者融合发展的途径设计指标,使之既能够引导提高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促进基础理论研究的应用对策转化,也能够推动应用对策研究实现理论升华。

  总结与展望

  课题组的研究旨在超越对“三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一般论述,以“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为着力点,进一步引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三大体系”建设与评价的重视,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反映“三大体系”建设状况,确保“三大体系”建设始终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三大体系”建设评价有较大的难度。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三大体系”评价建设还需尽快跟上“三大体系”建设的步伐。现有的“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研讨还通常聚焦在成果、期刊、平台、人才等某一或某几个领域,而前文分析已经表明,“三大体系”评价不是某一个评价环节或领域的事情,也不只是涉及“三大体系”评价自身,还涉及“三大体系”建设机制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配套的关系,涉及学术传统延续与创新的机制,以及国内外学术研究生态环境等诸多内容,这些都需要我们紧密关注“三大体系”建设现状,对“三大体系”建设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和回应。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样没有捷径可走,作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提升理论认识、提高科研生产力、宣传科研成果、扩大学术影响的重要手段,“三大体系”评价建设意义重大。课题组对构建“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讨论,是在尊重学术发展传统和规律的条件下,发挥评价体系之于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的有益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植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际,对“三大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性探索,并由此形成一个逻辑自洽、实际管用的“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担当,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有理由相信,随着致力于 “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研究队伍的逐渐扩大,以及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的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体系必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马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