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文与中国文艺评论国际化研讨会举行

2025-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刘桐阳)9月6日,全球人文与中国文艺评论国际化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精粹・第一卷》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全球人文与中国文艺评论国际化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精粹・第一卷》出版座谈会现场 主办方提供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主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分别致辞。
会议发言专家 主办方提供
  徐粤春在线上分享《中国文艺评论精粹・第一卷》(以下简称“《精粹》”)的价值与海外传播成果,提出了人文学术领域共同课题及未来发展方向。顾锋阐述了文艺评论的作用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称《精粹》是中外交流的关键抓手之一。王宁在致辞中介绍了《精粹》编纂进展与跨文化交流意义,并围绕人文学者的使命展开论述,提出人文学者需打磨外语能力,结合原创性研究,从而更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接下来的会议研讨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中国文艺评论国际化展开多维度研讨,肯定了《精粹》在搭建中外文艺评论对话平台、助力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国际传播价值和作用,同时认为王宁教授应在中西方文艺理论对话及中国文艺评论“走出去”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研讨会聚焦中国文艺批评国际化核心维度,提出需坚守本土文化根基、构建多元对话格局、明确时代使命与自主话语体系建设;同时剖析中国文艺评论“走出去”的核心目标、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为中国文艺评论融入全球对话提供思路。
参加座谈会嘉宾合影 主办方提供
  在下半场的发言中,学者们围绕中国文学艺术国际化路径与学术传播展开多维度研讨:其一,肯定了《精粹》在全球人文视野下构建中国知识话语体系的价值;其二,关注外国前沿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剖析文化过滤后的接受、反思与转化过程,深化文论跨文化对话研究;其三,探讨中国学术“走出去”策略,提出从“中国问题”向“中国议题”转化的思路;其四,深耕中国本土文艺资源,挖掘中国古典文论中批评话语的当代价值。 
【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