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德成为生命的底色

2023-03-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的先秦儒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罗马的塞涅卡,这一众思想家用兼有理性与思辨式的美德教育影响着每个时代公民美德的养成,他们以自身的言语、行为,以及志业追寻为人们树立了参考范型,尤其是在自我要求、自我完成与自我实现方面为人类留下了诸多学习内容。美国当代哲学家麦金泰尔曾对苏格拉底“美德何以可教”这一论题展开过详实阐释。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教育在于如何启迪洞见,以及传播如何获得见识的方法。在中国当代著名学者韦政通看来,要使青年人实践道德,道德的语言文字仅居于辅助的地位,主要靠实践模范。从韦政通的观点出发,道德以身教垂范、实践行动产生影响,可教,同理,美德作为一种知识、一种学养同道德一样亦可教。在成都市少城小学校长王婉主编的《为学生扣好第一粒“美德纽扣”》一书中,学校用美德形塑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追求正义、高尚的美德,是美德可教的印证。

  美德可教

  美德是一种价值、一种信念,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与群体,美德是一股凝结的力量、一股发展与建设的力量。一个国家若只在社会的层面上讲美德,而不把美德的价值与信念深入到人成长的环境中去,尤其是在人价值确立的最初阶段,去影响他们的认识,引导他们的行动,美德就很难在人的品行上安根,就不可能有一个讲美德、承美德的群体与社会。把美德放在学生生活成长的范围里,让美德成为一种可描述、可感知,乃至成为一种实践的目标,从而让生活在这个学校里的学生朝着拥有美德的目标去努力,一个社会的美德便有了厚植的群体美德之基础。

  美德是什么?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使人首先想到的是爱国、忠勇、奋进、奉献、诚信、感恩、节俭、尊人……事实上这些美德在少城小学学生的成长环境中都充盈着。要让美德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需要父母、师长的努力,尤其需要通过学校实施美德教育做长期的努力。一个具有美德的人,才有真正的德行操守。我们可以认为,美德是道德的基本要素,而厚植美德力量发展基础的关键组织便是学校。

  《为学生扣好第一粒“美德纽扣”》是少城小学的教师们以实践之笔为我们创造的精神产品。这本书里的内容是学校众多教师长年耕耘的结果,它回答了关于培根铸魂、教育研究这一本质问题:回应当下的困惑,以人的一种态度、习惯为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书中的材料可知晓,学习与研究、实践与总结贯穿了少城小学教师的教学追求。尤其是2022年11月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好思政课建设政治方向的背景下,同一时间,少城小学就推出了一本关于思政课建设与美德教育相融通的学术著作,为打通思政课建设与美德教育的痛难点提供了一种经验。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一所“小”学校是如何立足学生成长需要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把有限且单一的教学素材变得鲜活、立体,而又让人印象深刻入脑入心的。

  美德的殊义

  一种正义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认为,有了正义的环境才有正义美德的产生,正义环境是促使正义美德产生的条件,是孕育正义的土壤。【1】给到学生一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以及一种文明的言行与自尊、尊人的品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现代文明思想。少城小学的教师们通过主题班会与队会把一种正义的观念、价值、生活追求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清晰地知晓正义的原则。譬如,在新冠疫情暴发蔓延之初,他们就紧贴时事,以学生身边鲜活的事实材料作为讲理工具,让学生看到集体力量、亲善力量的本质,揭示了正义美德是作为社会首要美德的价值来源。

  一种力量美德。美德本身是一股力量,凭借自身的力量还能汇聚众多的能量。要获得这种力量,首要的便是认识自己,在思想上有出路,在志向上有追求,有“三省吾身”的自觉。就如梁启超所愿,以修身为本,走“道德改造”路线,从改造自己做起,然后砥砺朋友。总之要自立自励,注重美德,获有力量,再在与同学的切磋中使此力量更加坚韧。在王婉校长的眼中,学生们最好的样子是他们葆有自己应然的模样,是“皮实的、欢实的、充实的、朴实的”【2】,没有被揠苗助长、没有被考分划类,也就是说,他们于学校的状态是在教育影响下遵循着生长规律自然成长的。类似于对情绪的管理、生命的认识、自律的理解,乃至于写好字,及写好字背后的“字如其人”的深层含义,都应该是在一种文化的熏染中进行,唯有如此才有一种独立不倚的性格和善良坚韧的美德。

  一种传统美德。热爱国家、热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活资源与学习资源,在历史文化中关于爱国的人与事有很多,屈原、文天祥、林则徐、左宗棠、秋瑾等,数不胜数;再近一点(从地理上),杜甫、黄继光、赵一曼等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用实践行动,以及附着在行动本身的精神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影响延续到现在,且将来还会持续发挥作用。在新的时代命题下,我们如何把爱国主义讲好、把文化自信增强?少城小学用家乡土地上的党史故事做课本知识,以少年的听、寻、说、行让先辈的历史精神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也是一种精神传承与接力。就如韦政通讲:“一种生命的学问需要体验,单单在文献上去理解那个是不够的,你必须要体验它那个修养的过程,修养功夫的过程。”【3】譬如,在一次队会上,学生们先是听了钱学森、袁隆平的故事,看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的视频,众人的民族自豪有唤起,但这些通过媒介感知到的信息毕竟感召力有限,活动的设计者张筱苹老师找到了已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报考上海科技大学,并立志从事中国芯片制造事业的学生回到母校与孩子们交流,一种身边榜样的示范让理想转为现实的路径清晰可信起来。

  一种现代美德。它不完全是现代的,传统早就有了,只是基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可能受到陈旧传统力量的排挤被忽视。有一个观点为“个性是一笔财富”,对某个个人如此,对某个社会群体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来讲要发掘并培育这笔财富并非易事,它考验的是家长、教师的智慧。所以,常见的事实是为了照搬现成模式,施教者会习惯地用世俗的认识为度量,于是,作为个性的财富就被摒弃或拔除了,而后,亲手扼杀学生个性之人又反过来指责学生没有个性财富。孔子强调“因材施教”便是主张依学生个性施教,他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就指出了君子各有所异,却不影响他成人成贤;陶行知强调“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也是指出了各个学生皆有不同,立足学生禀赋施教,方不会贻误少年。我们只有认识到使人个性得到舒展,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发展的潜能,社会面的创造与成就才有实现的前提。在人的自我激励机制没有建立之前,是需要同伴与师长的鼓呼的,少城小学就用表现性评价、多元评价的方法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有“热爱学习”“务实求美”的良好素养,尤其是在学校的书法教育中。

  《礼记·学记》中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认为,要能激发和教育弟子的爱,一个老师必须同时比弟子年长和有着相同的“精神年纪”。【4】通过少城小学教师创造的这部作品,我们有理由更自信、更勇敢地去迎接当下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挑战。一种教育事业与教育思想不但有历史的贡献,还有现实的意义,少城小学的《为学生扣好第一粒“美德纽扣”》为我们留下了重要启示:美德教育锻造的是人内在的人格品质,它会通过我们的情感、态度、性格、语言、习惯、行为表现出来,本质上美德教育是通过改造人的内在世界(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达到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为了建设好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有理由重视美德教育。

  注释:

  【1】叶庆革、刘敬鲁:《共同善的正义之辩:罗尔斯原初状态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23日。

  【2】王婉:《为学生扣好第一粒“美德纽扣”》,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1-2页。

  【3】韦政通:《知识人生三大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8页。

  【4】(英)罗伯特·波格·哈里森:《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梁永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第100页。

  (作者系《时代教育·行知纵横》副主编,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方鸿琴)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