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水平

2022-12-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集群发展的概念,引发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的重视,并逐步在教育领域中获得应用和拓展,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也成为近十年的新兴话题。其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缘于两方面因素:一是高校在内部的专业布局上,试图减少知识间分离割裂的局面,扭转各个专业“多、散、弱”困境;二是高校在外部的产业协同上,期望纠正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弊端,打破高校与企业间彼此封闭的知识生产格局。而专业集群作为基础相互融通、领域相互关联、作用相互促进的专业或方向的有机组合,有助于高校集中内外资源、兼顾多方诉求、形成竞争优势。专业集聚对于本专科应用型高校都具有重要价值,但相较而言,本科高校更强调学科建设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发展也存在着建群盲目、互动匮乏、特色缺失以及聚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立足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征,从提高水平角度出发,选取核心要点予以阐释,以就教于方家。

  面向真实的产业需求是前提

  产业的需求是无限的,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是产业发展变幻莫测的基本属性。高校只有不断考量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才能真正满足产业的需求。本科专业就其本质而言都具有应用属性,因为“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是面向职业岗位的一种教育分类。但现实中,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遵循传统大学的“路径依赖”,导致出现了同质化严重而特色缺少、学术性偏重而应用性不足、知识基础薄弱而适应力不强的弊端。

  从专业集群建设看,首先需要明晰真实的产业需求。所谓“真实的产业需求”,是指从需求供给出发,面向特定服务对象的产业或社会需求。不论是先进产业的萌发与壮大,还是传统行业的重组与再造,都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源泉,有助于其明确着力方向及创新重点。专业集群只有基于需求有所突破或形成优势,才能够在利益相关者间形成深度合作,增进各类资源要素的耦合联动关系,否则只能演化为松散结合的关系,从而无法有效发挥群聚作用。

  由此可见,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有效组建,一方面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面向新时代的新要求,转变既有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比如,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面对地方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新要求,高校更应关注基层组织复合型治理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导向,整合相关专业,进行重新布局,而不是只限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自身亮点从而形成影响力与竞争力,通过重组各方资源、超越部门界限和汇聚优势要素进而不断壮大实力,促使集群成为高校融一流专业、示范基地、重点平台于一身的旗舰产品和品牌工程,专业集群只有将服务地方与凸显强项相互结合,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更加高质量地回应产业需求。

  合理的专业梯队是必要条件

  集群内各个专业能否建立有机联系并走向相互融通,关系到整体成效的发挥。而在实践中,“重形式轻内涵”的倾向仍然普遍存在。不少专业集群还缺乏总体布局与统筹规划,有的甚至只考虑规模数量的扩张或行政管理的方便,而导致专业之间缺乏“黏性”,难以具备必要的响应力与竞争力。

  专业集群看似不同专业间的集合,但实际上这些专业之间需要建立起密切的依存关系。一是专业都应围绕特定产业的服务对象需求集合起来,同时要根据总体建设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二是专业间应形成合理的结构关系,由牵头的核心专业和外围辅助的支撑专业所组成。这样既可以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提升作用,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又能通过支撑专业实现辐射与拓展功能,壮大核心专业的实力,共同促进领域的交叉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集成功效,顺应更为复杂的产业需求。

  做强优势专业,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加强支撑专业之间的有机关联是集群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是注重挖掘核心专业新的生长点。以“四新”建设为契机,新工科瞄准科技前沿领域,新农科适应新业态趋势,新医科围绕生命全周期谋求创新,新文科则要进一步推进数智化和跨学科发展,从而有效实现错位发展。二是注重顶层设计合理组建集群,以明确总体要求和建设重点。集群要立足于各专业在知识属性、学科基础、行业领域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来促成科学架构。核心专业要发挥其竞争力优、统合力强、包容性大的特点,支撑专业则应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培养基础、整合全校力量以及寻求特色与创新。三是注重全面夯实建设基础,为集群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将学科交叉和专业协同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资源共通共享、质量监督保障等系列机制。

  产教融合的平台是支撑和标志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专业集群组建的初心除了增强专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外,就是推动政产学研的协同。而建设基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也为专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如果缺乏相应的平台,就会失去汇聚力量和整合要素的依托,在育人协同、成果交叉和服务融合等方面也就难有高质量的突破。

  从近几年国内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成功实践看,能否建设好产教融合的平台,已成为衡量集群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因为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大学一直被认为是“象牙塔”,大学教师习惯于书斋式教学,大学也习惯于封闭式的办学模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政府、企业和社会越来越呼吁大学与产业的互动,各级各类大学都在为此而努力。从国内高校应用型转型和专业集群建设的丰富实践看,链接高校与政府、产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平台已成为首选。

  产教融合平台要真正发挥作用,可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注重拓展平台的辐射范围,所涉及的领域要相对广泛,积极顺应行业的态势变化,覆盖到重点服务对象。合作伙伴要尽量选取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或特色单位,促使不同平台既各有侧重又能全方位地支撑集群建设。二是注重优化平台的运行机制,平台建设要改变原有专业、部门及行业之间相互孤立的局面,依靠共同治理、联合攻关、利益协同等机制来集聚要素、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效率,促进教育与产业建立协调共生关系,推动专业集群的整体规模、构成类别及组建方式与本地的产业布局、行业技术类型及市场变化趋势相互匹配。

  核心旨向的共享课程建设是关键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集群内各专业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的原因往往也在于课程仍以拼盘而非共通方式呈现,导致难以跳出传统课程设置的窠臼,尚未从根本上打破已有培养模式的局限。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居于中心地位,关联着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理念,涉及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专业集群建设如何落地?核心旨向的共享课程建设是关键,也是难点所在。“什么是有效的知识”,这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最早对课程的设问。按照科学主义的观点,这需要首先服从于培养目标,离培养目标最接近、最具迁移的知识内容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就专业集群来说,应该集中精力建设好具有核心旨向的共享课程。

  共享课程的建设要立足于共同的知识基础,不同于高职院校专业集群重视技术技能知识的相近性,本科院校专业集群更强调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一是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应围绕一干多支的专业方向,结合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应用学科的逻辑关系、面向产业的迫切需求来设计课程,除了设置各专业共同的平台课程之外,还可增加专业互选课程,并加强弹性安排,以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二是重视团队合作教学,与单一专业相比,集群可以创设更多的协作条件,采用共同教学、协助教学及互动教学等多种模式,在不同专业教师之间、高校教师与产业师资之间增进互动形成共同体,从而为课程共享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完善课程建设的保障体系,围绕课程增强制度的相互衔接、部门的协调联动以及资源的统筹配置,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学校—地方”“学校—行业”以及“实体—虚拟”等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为共享课程的系统设计、实施及评价提供重要保障。

  (本文系浙江省高校“十四五”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基层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g2022046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