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30人论坛召开

2025-11-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15-16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30人论坛在河北正定召开。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保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包大为教授主持。

  
  王保军致辞
  王保军在致辞中指出,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将为深刻理解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刻的批判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我们审视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发展方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视角。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并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臧峰宇致辞
  臧峰宇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调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治理能力。思考治理现代化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议题,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把握治理的本质,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复杂而深刻的矛盾和问题,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在矛盾运动中把握治理现代化的辩证法;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蕴含着对共同体价值的追求。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本原理,进一步回答什么是国家治理、怎样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怎样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机制。他表示,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社会治理群众基础。
    
  包大为主持
  随后,包大为宣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新增理事名单。
    
  论坛现场
  第一场主旨发言由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英教授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程广云的发言主题为“世界大变局:新秩序、国家与全球治理现代化”。他提出,世界大变局可以理解为世界从旧秩序到新秩序变动中的局势,其中包含一系列变数和常数。当今世界变局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领域,表现为相互关联的并行趋势。从旧秩序解构到新秩序建构,需要一种力量,使得当今世界秩序在变动中保持稳定且朝着正确方向演进。大国崛起过程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变数,足以改变世界格局;和平崛起模式是一个极大的常数,足以稳定世界秩序。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白刚的发言主题为“用理论照亮现实——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他论述了在思想中把握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思维这一问题,阐释了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践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智慧就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一主张最终实现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他说明了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时代使命。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李义天教授围绕“理解‘激进平等主义’”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他首先呈现了凯•尼尔森《平等与自由》一书中基于现代政治哲学视域对分配领域共产主义状况的阐释。接下来他分析了平等的重要性以及优先性问题。他提出,平等是目标,不是权利;平等是正义的实质内容,是自由的前提条件;平等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最后,李义天对激进平等主义的“四个观念”“两条原则”“四点目标”做出说明。他认为,激进平等主义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哲学描述和正义原则构思,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可欲性与可行性的精细化论证,对激进平等主义的理解,取决于对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解。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林育川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超越性维度——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一种建构性解读”。他从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何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超越性维度、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建构性维度三个角度进行了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建构维度体现在:社会自治是民主政治的终极目标;必须防范公共权力的异化;真正的共同体对社会财富的共同占有。
  大会共设置7场主旨发言和1场青年论坛,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会议闭幕式由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志峰主持,李英作大会总结。
  本次会议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主办,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研究中心协办。
   
  与会学者合影 图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潘玥斐/供稿)
【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