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批判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

2025-1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8日—9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批判理论:当代阐释与全球实践新路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系教授马天俊,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洛约拉大学教授Mario Wenning,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仰海峰分别致辞。
  马天俊援引毕达戈拉斯关于生活有如赛会的比喻所达成的哲学家的自我觉解,强调了追求真理也应成为当下哲学讨论的首要共识,并期待与会者能够像拉斐尔名画Scuola di Atene(雅典学院)所描绘的那样,共同参与并努力营造一个兼容并包的思想殿堂。他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愿秋日羊城能给与会学人留下美好记忆。
  Mario Wenning对当今中国学者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域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表示赞许,并进一步指出,当代研究者的使命并不是仅仅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自身出发研究批判理论,而是站在新时代的发展基础上,将批判理论与中国哲学传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结合。
  仰海峰提出,本次大会的主题已经勾勒出了一条从马克思到批判理论再到当代实践的线索。在今天对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理解中马克思一直在场,今天讨论批判理论视域中的马克思,既是回到马克思本身,也是让马克思再一次走向当代的实践。

开幕式上致辞
  会议由主旨演讲、自由讨论和分论坛研讨等环节构成,专家学者围绕批判理论和当代实践、批判理论视域中的马克思、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当代批判理论、当代批判理论与逆全球化、技术批判理论和加速主义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探讨经典理论与当代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视野。
  面对当代资本形态的新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批判理论愈发成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并不断以新的理论姿态回应着变动不居的当代世界。与会学者表示,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既是解释当代世界的理论之镜,也是改变当代世界的实践之钥。
  会议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广东哲学学会、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与《现代哲学》杂志社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洛约拉大学等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交流。
  (中山大学哲学系樊宸/供稿)
  
图 与会者合影留念
【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