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价值哲学的深入研究

2024-04-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作者简介:吴晓明,复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

  今天的会议,不仅是西方价值哲学与元伦理学的学术研讨会,而且同时是“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第一辑的新书发布会。我们知道,在30多年前,由于一些前辈的努力,特别是由于李德顺教授的积极倡导,我国的价值哲学研究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在改革开放之前,价值哲学的研究还是非常罕见的,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迅速的推进,不仅在北师大建立了价值哲学的研究基地,而且已经开始了与国际同行的积极对话。

  这次由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冯平教授主持编译的“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第一辑,可以说是一个基础工程。在“世界历史”的基本处境中,在现代阐说方式和话语方式的主导态势下,这一基础工程对于中国价值哲学的发展来说,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它将极大地推进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学术化、学理化和专业化。

  我认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价值哲学的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努力。第一,是深入于西方价值哲学本身的研究。这次发布的“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就是一个在理论准备和理论深化上的基础工程。第二,还必须积极开展出对于中国哲学的价值观和价值学的研究,只有在这方面产生出不断深化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与西方的价值体系形成积极的和批判性的对照。第三,是在理论上更加深入于价值哲学的基础领域之中,这方面的成果特别地体现在西方哲学的“自我批判”中。马克思把价值观的本质性引导到社会历史的现实之中。所以他谈到,为什么权威的原理出现在11世纪,而个人主义的原理出现在18世纪?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仔细研究一下:11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18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他们各自的需要、他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而海德格尔则致力于哲学本身中价值问题的原初发生。他把问题追究到“存在”与“应当”的分离,并指认“这道进程完成于康德”。虽然尼采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但仍然“被卷入价值的想法之迷乱中,不理解价值想法值得追问的来源,就是为什么尼采没有达到哲学的本真中心的根由”。

  总而言之,我认为今天的会议将会是一个积极的开端,它在推进价值哲学的基础工程的同时,会影响到并促使整个研究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如果说,价值观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文化传统的主干,那么,价值哲学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来讲,将会是意义极为深远的。

  (2024年3月30日,在“西方价值哲学与元伦理学之融通”学术研讨会暨《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第一辑)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李秀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 实习编辑: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