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节气与哲学文化·“立秋”特稿】

金气始发,秋利渐成:立秋节气的文化蕴涵 

2023-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编者按】癸卯年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于2023年8月8日凌晨2:22交节。中国社会科学网特推送专稿“金气始发,秋利渐成”,阐释历法、易学、哲思相交融的意涵,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黄黎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学术委员,“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其易学研究,遵循“从源溯流”、“强干弱枝”、“贯通经传”、“象理兼融”、“博取择善”等研易原则,立足治经传统,精心研读古注,又注重融汇新知,创造发挥,研究领域涉及易学本体、易学史、易学与中国哲学、易学与文艺美学、易学与古代乐律学及古代天文历法数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先秦易筮研究》《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等著作多部。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列第十三,金秋的第一个节气,也是秋季起始的标志。立秋的天文轨迹节点,是太阳达黄经135°,历注称“斗指西南”。2023年的节气时刻是8月8日凌晨2:22,因为今(癸卯)年有闰二月,故立秋“提早”于未月(农历六月廿二)到来。

  

(立秋节气)

  据学者研究,甲骨文“秋”字的早期形态,似为蟋蟀(或蝗虫)之类的昆虫,盖因此类昆虫于相应时节成虫、鸣叫。籀文“秋”字,在甲骨文基础上加“禾”,表示禾谷成熟,其中昆虫形讹变成为“龟”形(后被省略),使其字形为“秌”。“秋”字从“火”,或表示燃起大火以诱灭害虫,或表示秋季收割后烧荒以备播种。“秌”字或加“日”旁,表示与时间有关。隶书出现了左禾右火的“秋”字,沿用至现代。从甲骨文到小篆到隶书及楷书,“秋”字构形几经变迁,其表义各有侧重,但始终都围绕秋之特征以象征描绘。

  许慎《说文解字》曰:“秌,禾谷孰也。”段注云:“其时万物皆老,而莫贵于禾谷,故从禾。言禾复言谷者,晐百谷也。”《礼记·乡饮酒义》曰:“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揫也。揫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注云:气白而收藏也。《尔雅·释名》曰:“秋,就也,言万物就成也。”

  

(“秋”字的演变)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称:“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斋。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者,建始也。” “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敛的含义是聚集、收敛、精简。

  回溯节气确立的历程,立秋属于最先被确定的“八节”之一。《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杜预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者,立春立夏;闭者,立秋立冬。云物者,气色灾变也。”八节又与八方、八分相配值,《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有始览》《史记·律书》均有相关记载。据《淮南子·天文训》中所列,分别是:条风,立春,东北风;明庶风,春分,东风;清明风,立夏,东南风;景风,夏至,南风;凉风,立秋,西南风;阊阖风,秋分,西风;不周风,立冬,西北风;广莫风,冬至,北风。

  《周易·系辞传》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变通配四时”。阴阳消息,渐化而成变。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转折,自然界万物开始从茂盛生长趋向成熟内敛。立秋意味着暑热即将减退,然而,从气候上看,立秋仍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炎热节气,“三暑”之间有“立秋”,要到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方始出暑,“三伏天”也正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节气。对此,中医传统中有“长夏”之说,或言农历六月(季夏)即长夏,或言夏至至处暑为长夏。四时相续,以五行生克关系来看,秋(金)至冬(水)、冬(水)至春(木)、春(木)至夏(火),都是“顺序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唯有夏(火)至秋(金)为“相克”即火克金。添加了“长夏”为土,则成火生土、土生金的相生形态。可见,“长夏”之说确实颇有理趣。

  易学的卦气说,以四正卦《震》《离》《兑》《坎》主春夏秋冬四时,配东南西北四方,四正卦共二十四爻,每爻主一节气。《离》卦九四爻主立秋节气。此说传承已久,古代历法中《大衍历》等,都采纳其说。清代学者俞樾在《卦气直日考》《卦气续考》中,曾质疑此说,认为应该改正为“兑西方卦,直申酉戌三月,初至上分直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俞樾认为,四正卦值二十四气,不应当跨春夏秋冬四时,而应各管一时六气,如此规整才合情合理。此观念也容易引得“常理”上的赞同。然而,从天文历法规则(节气的测定与计算、岁首及月份安排、阴阳历配合的章法)的角度来看,俞樾的“改正”反而是不合理、不可取的。俞樾未能细察历法发展的历程和某些要点,片面顾及四正卦与“四时”配值的“完整性”,实际上却失去了四正卦各初爻配合天文历法上关键性节点的特别蕴意。

  四正卦的二十四爻配值节气,是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始入《兑》卦。

  

(四正卦轮值二十四节气图)

  以十二辟卦轮值十二月论,《遯》卦轮值未月(农历六月),《否》卦轮值申月(农历七月)。《否》与《泰》相隔六位相对,《泰》值立春,《否》值立秋,与“四立”分为“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颇有蕴意相通融之处。今年(癸卯)的立秋节气在未月(农历六月廿二)到来,尚未到申月(七月),是否由“遯”卦当值?欲准确理解,应有基本认识,即:涉及依据“阳历”(日躔)而定的节气,与依据“阴历”(月离)而定的月份二者之间的调整关系(通过置闰来使阴阳历在一定周期里得以协调),故平年为常,闰年为变,“二至”“二分”属于中气,必定在固定月份;“四立”属于节气,则可有调整,亦即西汉《太初历》所定规则:“启闭者,节也;分至者,中也。节不必在其月,故时中必在正数之月。”(《汉书·律历志》)

  

(十二辟卦图)

  立秋三候,为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说分别是:“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寒蝉鸣,寒蝉,《尔雅》中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白露,秋金之白色,是五行配值说的体现;寒蝉生于暑者,鸣于立秋,昆虫微物也能感知阴阳之气变化。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侯卦《恒》之外卦(上卦);二候“白露降”,大夫卦《节》;三候“寒蝉鸣”,卿卦《同人》。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解说:《恒》卦表示“阴阳进退,不易之常道”;《节》卦提示“阳不可过,故阴以节之”;《同人》寓意为“阴气虽盛,阳气未去,与之相同”。的确,阴阳二气流转变化,是天地间的常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因而阳气过甚也需要加以节制;阴阳谐和,阴气虽然渐盛,但阳气仍在,两者共同构成立秋的节候模式。

  

(卦气七十二候图)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说:“阴始于秋,……秋之为言犹湫也,湫者,忧悲状也。”这是从“天人感应”原理上将“秋”与“悲”进行关联的代表性言论。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九辩》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登高》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到欧阳修《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秋”被渲染出凄凉伤感的意境,成为文学创作中的“悲秋”主题。其实,易学哲理已阐释,阴消阳息,因时而变,既对立又和谐,成变化而有序,才能形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唐代诗人刘禹锡《秋词》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言秋之境界,善美哉!

  立秋时节,金风送爽,秋色斑斓,既有草木变衰、落叶飘零,又留下硕果累累、禾谷丰收。万物生长,从春天的蓬勃,到夏天的繁茂,到秋天则趋于成熟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金气始发,秋利渐成,“遯而能飞,吉孰大焉。”人生的历程,亦当如是观。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