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8日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记者会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海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近年来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彰显了中国智慧和担当。
着眼人类未来 践行合作共赢理念
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外交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新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探索解决世界上的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认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搭建了合作桥梁,推动以协商交流的方式解决分歧,助力各方最终实现共赢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这一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俄罗斯“莫斯科之声”广播电台国际部前副主任泽连科夫表示,中国“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完善互联互通网络”“坚持深化伙伴关系”,这些政策和倡议都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包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里。“中国的这些主张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全新选择,因而具有强大吸引力。”
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能力建设中心副主任亚西尔·马苏德表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在为国际关系赋予新意义和新内涵。
德国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彼得·比斯特龙说,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相互关联,在彼此尊重和实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深化合作非常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世界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方法应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