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展示我国林业发展历程

——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中国现代林业史料及银杏邮票展

2025-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10月28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社科处、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林业史料及银杏邮票展启幕仪式在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举行,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校史馆同时开馆。
  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琴,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唐金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设计规划院原党委书记李鹏等出席开幕式。唐金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学校白马校区在南京溧水落成启用,标志着学校“一校三区”办学格局正式形成。从艰苦创业到多校区协同发展,南林百余年的办学实践深刻诠释了唯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守正中出新,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要将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精神沉淀为学校的文化底色,将先贤们的匠心担当与绿色情怀内化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能,让个人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同向同行。
  据介绍,中国现代林业史料展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建成,以珍贵的农业史料生动还原了我国林业从探索到发展、从守护到创新的壮阔历程;银杏邮票展围绕银杏这一珍稀树种,展出了系列珍贵银杏、纪念封等文献资料等,突出了银杏在林业、林学史和生态活动中重要意义;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校史馆生动呈现了学校从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到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丰硕成果,是学校120余年办学历史的实景再现。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上森林面积广大,以森林经营为特征的林业,历史悠久:“三代”前已设中央职官开始对森林进行管理,周代时曾建立起完备的林政制度。然而,秦汉之后,因林政废弛,加之长期的开垦、战乱、火灾破坏和乱砍滥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已成为一个贫林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了恢复、建设、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林业制度改革和重大工程建设,林业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林业建设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曾任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的李鹏于2025年春将自己所藏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林业史料共计47件,捐赠给南林中国林业史陈列馆收藏。据他介绍,捐赠史料中有人民出版社1950年出版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1955年出版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以及《把绿化祖国的任务担当起来》《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珍贵林业史资料。
【编辑:王广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