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9月7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北京社科”智库2022系列皮书、集刊、论丛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在致辞中表示,“北京社科”智库系列皮书、集刊、论丛成果在推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服务市委市政府起到重要作用。未来要进一步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加强选题策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智库价值;组建跨学科专业化研究团队,擦亮皮书品牌;加强实证研究和研究方法创新,打造精品力作;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推动成果转化。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表示,蓝皮书、集刊、论丛是社科研究成果的高度集成和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生动记录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时代经纬,还是“北京社科”智库这10年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缩影,更是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的重要精华。
会上,北京市社科院共发布17项2022年度系列皮书、集刊、论丛成果。其中,《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1-2022)》《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1-2022)》《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1-2022)》《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1-2022)》《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1-2022)》8本蓝皮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史学》2本集刊和《市情研究》论丛等主编代表、研创团队具体介绍了成果的总体情况和主要亮点。
与会学者给予发布成果高度肯定,一致认为,“北京社科”智库2022系列皮书、集刊、论丛成果紧跟时代步伐,紧贴首都实际,紧密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不仅是首都“十四五”高质量开局起步的成就展现,也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等提供重要智慧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供稿)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