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

戴震

2022-10-26

  【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一字东原,号杲溪,清安徽休宁人。幼时读书过目不忘,善思好问。乾隆五年(1740,随父至江西南丰贩布谋生,曾在福建邵武县设馆讲学。七年(1742,回乡拜婺源学者江永为师,潜心学问。二十七年(1762,乡试中举,先后六次参加会试不第。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馆开馆,经总纂官纪昀推荐,被召为纂修官。四十年(1775,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四库馆5年。戴氏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著述丰富,包括算学、天文、地理、音韵、训诂和哲学等各个方面,尤以经学研究为著。后人编有《戴氏遗书》、《东原文集》等传世。乾隆三十四年(1769,应山西汾州知府孙和相聘,修《汾州府志》,三十六年(1771成书刊刻,记事止于三十五年,凡34卷首1卷末1卷。卷首有例言10则,共30门:卷1为地图、沿革表、沿革,卷2为星野、疆域,卷34为山川,卷5为城池、官署、仓廒、学校、坛,卷6为关隘、营汛、驿铺,卷7为户口、田赋、盐税,卷811为宦迹,卷12为食封、流寓,卷1316为人物,卷17为义行,卷1819为科目,卷20为仕实,卷2122为烈女,卷23为冢墓,卷24为祠庙,卷25为事考,卷26为杂识,卷2734为艺文。该志义例精严,考据精审,段玉裁称其详核,为“自古地志所未有”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其体例可作为修志楷式。乾隆三十七年(1772,应汾阳知县李文起聘,修成《汾阳县志》14卷首1卷。卷1为沿革、疆域,卷2为山川、城池、官署,卷3为赋税、学校,卷4为人物、孝义,卷1114为艺文。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列《汾阳县志》入清代名志之列。《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也称该志“结构谨严,一扫前志之荒芜,纲举目张,宁阙无滥,诚方志中之善本也”。关于方志编纂,戴氏主张“志以考地理”、“悉心于地理沿革”章学诚:《文史通义》卷8,《记与戴东原论修志》,认为“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因为“沿革定而上考往古,乃始无惑”《戴震文集》卷6《应州续志》序,“疆域辨而山川乃可得而记”戴震:乾隆《汾州府志》例言。今人黄德馨《戴震方志学思想剖析》一文认为,戴震重沿革论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提倡考据方法,有利于为志书提供可靠的记述基础;二是有利于提高他所参与修纂或考订之书稿质量;三是有利于端正志风。其不当之处是提出轻文献的主张。参见黄德馨、傅登舟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第104106把考据学引进地方志,是戴氏对地方志的一个重要贡献。戴氏除主纂《汾州府志》、《汾阳县志》和《水地记》外,还审定了乾隆《应州续志》、乾隆《寻阳志》等,撰有《与段若膺论修志》、《答曹给事书》等方志论文多篇。曾与章学诚辩论过方志问题,是当时方志学界地理学派的主要代表。 

  (摘自《中国方志通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